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系统科学   36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6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解决多纤芯弹性光网络虚拟化中的虚拟结点映射、链路映射和频谱分配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以最小化占用的频谱数及最小化最大占用频隙号为目标的全局约束优化模型.其次,设计了具有高效的交叉、变异及不可行解可行化算子的全局优化遗传算法,以有效求解该模型得到最优的虚拟节点、链路映射方案.最后,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不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网络中占用的频谱数和最大占用频隙号.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层织物织造过程中,各层纬纱打纬力需保持一致以及需要减少钢筘与纱线之间摩擦的要求,提出八连杆平行打纬机构,并根据工艺要求对打纬机构进行优化。以打纬机构的主轴转动140°时,筘座在后心位置处的近似静止位移Δs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Matlab软件分析确定设计变量,优化钢筘在后死心位置的近似停留时间。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打纬机构不仅保证了钢筘的打纬动程和其在后死心处的静止时间,而且增大了钢筘的惯性打纬力,有利于厚重织物的打纬。  相似文献   
3.
介绍新型防水材料SBS改性沥青柔性油毡的性能、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及保证质量的措施,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施工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通过前臂试验对26种轻薄型羊毛机织精纺面料和7种其他纤维的轻薄型机织面料的刺痒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显微镜对部分轻薄型羊毛机织面料的表面纤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毛织物在温度为(24±1)℃、相对湿度为(65±5)%的条件下存在刺痒感,并且毛织物的刺痒感与其表面纤维的平面直径及直径大于26μm的表面纤维根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造了既体现轴压力又体现侧向位移与轴向位移耦合因素的杆单元刚度方程,借助叠代逼近法处理非线性问题,综合杆件有限元分析的简便性与非线性分析方法的严密性,对受有水平和竖直均布载荷的单层与多层刚架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反映了多种因素对刚架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出有益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放弃了文献中引用的运动学假设和瞬时结构假定,考虑了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运动之间的耦合项,分析了梁的横向位移对轴向应变的影响。利用虚位移原理和达明贝尔原理,建立了构件和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以四杆较接机构为例,进行了KED分析。从所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更好地反映出弹性对机构动态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阐述了测定KRW炉冷态装置粒子运动特性的应变测量方法,并对该测试原理作了进一步分析,实践表明此种方法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物理试验方法对棉、毛、丝、棉麻及毛涤五种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得出其风格数值、透湿阻抗.为了反映面料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有必要在人工气候条件下进行人体模拟着装试验,得出面料的人体舒适感觉值。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通过物理测试与人体试验的对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试验结果为基础,通过轴压力、配筋、配箍、加载方向的变化,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产生粘结开裂破坏框架柱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产生粘结开裂破坏的m值下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用计算机对杨氏模量测量的程序设计,说明微机不仅可以迅速完成数据处理工作,还可以判断实验结果,从而更好地探索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