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02篇
系统科学   241篇
丛书文集   170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594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的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工程实践,基于工程实践成果以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型式复合地基的适用性,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步骤,探讨了承载力与变形等相关问题.此外,还提出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建议,并通过工程实例对上述设计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与时俱进做好工作.高校党委必须提高认识水平、协调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水平,最终体现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态度,中国自古以来比较保守、消极,西方比较开放、积极,我们应该把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把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引入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中道德问题日显突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就置于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实践之中。我国对社会转型前后的道德特征的比较中,提出既要防止道德的政治化,又要警惕道德的功利化,真正坚持唯物辨证法,全面实施以德育人,只有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的物理成绩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两年广泛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按教育统计学相关分析的计算方法,逐条求出各单元的相应系数。并对量化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进行矫治的初步措施。该调查采集面广,样本大,计算方法科学,量化结果数据可靠,所反映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供中学物理同仁在教学改革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某工程桩底缺陷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桩底补强过程中的造孔、清淤、压浆及验证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从电势的一般概念出发得出均匀带电圆环的公式,并讨论在极限情况下约化为均匀带电细圆环的电势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统一描述引力场、规范场及自旋自相互作用的纤维丛理论.它把现有的挠率概念包含在其中,如Cartan理论、Brans-Dicke理论、规范引力理论等.本文还给出了一种拉伸纤维的映射,它为进一步探讨挠率产生的几何机制和物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着“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文章利用聚类分析对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共28个样本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儒家德治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儒家把统计者立身惟正,修德示范作为治国前提,而把提高官吏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关键。同时儒家也认识到法治的作用,提出要教而后刑,主张德主刑辅。通过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兴学校明教化正民心等方法实现其治国思想,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对今天的德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