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系统科学   121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39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创意扩散研究是企业管理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为此,引入多重网络理论与传播动力学理论,考虑工作中线下沟通、工作中通过企业社交媒体在线沟通及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三种渠道,构建多种渠道构成的多重网络中的创意扩散模型.研究创意在多重网络中持续扩散的阈值条件,并对创意在多重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以上各渠道沟通的平均次数较接近时,在多重网络中创意扩散的速度较快,创意扩散的范围较广;2)与匀质网络相比,当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子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时,在多重网络中创意扩散的速度较快,扩散的范围较广;3)增大子网络层间创意扩散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整个多重网络中创意的有效扩散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能量积分, 讨论在初值充分小的情形下, 高维带有阻尼项的Euler方程组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和强松弛极限, 得到了解的一致先验估计, 并证明当松弛时间趋于0时, 整体解的渐近行为由多孔渗流方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应用交替分段显-隐方法求解变系数对流扩散方程,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且无条件稳定。  相似文献   
4.
模糊信息处理中的信息扩散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类具有扩散和变时滞的非自治捕食与被捕食系统,根据种群生态系统一致持续性的定义,构造了一有界紧域,证明了系统在该有界紧域下的一致持续性,且此一致持续性与扩散率无关.  相似文献   
6.
四苯基卟啉蒽醌化合物与钴(Ⅱ)配位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度法研究了5-[p-(β-蒽醌酰亚胺)甲氧基]-10,15,20-对甲基四苯基卟啉(H2TPP)在DMF溶剂中与金属钴(Ⅱ)离子配位反应的动力学以及镉(Ⅱ)离子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反应机理,并研究了温度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求得基元反应的活化参数△rHm^≠、△rSm^≠及平衡步的△rHm^θ、△rSm^θ.  相似文献   
7.
本文确定了DA-201树脂吸附水中酚的吸附等温式,并得到了这一吸附体系中的粒内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8.
用“多化一”最小二乘法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若干个一元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经验公式;以吸附动力学方程为例,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层流液柱吸收法测定气体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流吸收的简捷方法,通过测定由Shouthwell型孔板所产生的截面速度均匀的层流喷射液柱所吸收的气体量,由渗透理论所导出的模型,可计算出一定温度、压力下的微溶气体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在温度为30~45℃的范围,测试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变性剂诱导的多结构域蛋白质变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蛋白质变性的构象渐变模型出发,分析了多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特点,用吸附动力学方法得到了可描述多个结构域变性的关系表示式,特别对典型双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予以较详细的讨论。通过对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发现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两者符合较好,从构象渐变的观点,对双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出现双S形变性曲线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同时对变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