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青少年犯罪案情分析发现,青少年犯罪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即对生命的麻木、漠视与轻狂。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却被忽视的原因,因此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文章首先论述了生命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种种表现并对现行教育进行反思,然后对生命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实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从我区青少年犯罪问题入手,对我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烨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2):118-12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今世界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不同定义,表明不同国家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的差异。从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应当采用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以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5.
鉴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刑罚手段存在不足, 应当借鉴国外的前科消灭、不定期刑等刑罚种类,重建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罚体系,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使其受到公正、人道的司法处理。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本在于防而不在于治。而要防止犯罪,就必须弄清犯罪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讨,试图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120例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团体测查。结果表明:犯罪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较普通人相比严重,SCL-90的各因子平均分均低于2.0,但略高于常模;犯罪青少年EPQ各因子中,精神质(P)维度上的测验结果得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男)常模;犯罪青少年精神质、神经质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结论:犯罪青少年的管教工作应该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成倍增加.这已引起我国法学界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几方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刑事法对该现象的研究应该有不同于成人刑法的特殊视角。基于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短期内无法登堂入室的现实情况,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司法解释的管道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沟通。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司法解释应该以现代少年刑事政策为灵魂,以保守实质解释论为基本立场,适时借鉴人格刑法学的相关理论来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彭少杰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22-124,130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对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的补充和发展,属立法的进步。但这一制度在考察主体、考察内容、适用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察主体、细化考察内容、拓宽适用范围,使得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