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2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系统科学   524篇
丛书文集   23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4420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69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车辆在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整体运行特性,建立了各条车道的车辆平均延误计算模型。以各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相位绿灯时间为约束,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间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信号协同配时方案。以位于苏州市高新区内有轨电车沿线的两个相邻交叉口为例,采用实际数据验证所建立的方法,并设置钩形弯渠化方案。将设置的钩形弯交叉口与其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作为改进方法,在VISSIM软件中对比分析改进方案与现状方案的车辆延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钩形弯交叉口与相邻常规交叉口的信号协同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尤其是干道直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可降低车辆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反馈环结构是创新研究系统的核心结构,运用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科研创新系统隐性知识生产转化系统仿真研究,以南昌大学系统动力学创新团队研究系统为例,分析确定该系统的隐性知识量、显性知识量、创新投资量、团队人员数和创新成果量五个核心变量,运用新建的逐枝建模和逐树仿真技术建立五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等价流图模型.运用枝向量行列式新增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系统包含创新成果流位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的第一类反馈环五条,团队成员数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第二类正反馈环十条.然后,结合模型的仿真曲线和仿真数据,对第一类反馈环进行极性转移仿真分析和主导反馈环转移仿真分析,对第二类正反馈环进行正反馈环的作用分析,以及"原始创新度"低对这十条正反馈环的制约分析,并基于上述十五条反馈环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四条创新研究系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类非自治变时滞Logistic方程的全局吸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一类可变时滞非自治Logistic方程的全局吸引性,通过分别研究非振动解和振动解的性质并使用一定的分析技巧结合不等式的方法,得到了方程的正平衡态为全局吸引子的新的充分条件,这些条件便于验证.所得到的结果推广并改进了相关文献中的一些结果,也完善并补充了非自治变时滞Logistic方程的全局吸引性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时滞试能量函数,分析了它在无冒险强健测试矢量生成时存在局限性和表达式较复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无冒险条件下的时滞试能量函数,从而完善了Chakradhar提出的时滞测试能量和相应的测试生成算法。  相似文献   
5.
对于锌湿法冶炼过程中的回转干燥窑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温度场控制方案,它由负压控制、温度和煤气流量串级控制以及含氧量控制来实现。基于这个控制方案,一个回转干燥窑分布式控制系统已经建立在某有色金属冶炼厂。本文介绍控制系统设计中使用的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PLC应用:ROL(027)循环左移指令、ROR(028)循环右移指令完成自动与手动控制,INC(038)BCD码加1指令完成单次控制,@ROR(028)微分循环右移指令完成循环控制,DIV(033)BCD码除法指令完成安全工作报警控制.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类中立型非线性时滞双曲微分方程的若干新的振动准则,结论推广和改进了一些文献中的定理.  相似文献   
8.
一类泛圈图     
本文证明了如果G是2连通无爪图,G不是圈,n=|v(G)|>q,G的每个导出子图A都满足φ(a_1,a_2),且G中不存在W′作为其导出子图,则G是泛圈图。  相似文献   
9.
The technique of sirospun process is applied on a modified semi-worsted balloonless spinningfram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pindle-speed,yarn-twist and strand-spacing on yarn properties.Yarn breaking strength,breaking extension,evenness and imperfection are examined on the basisof CCD experimental design.Yarn hairiness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being found that all spinningparameters tested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airiness and that the minimum number of hairs oc-curs at the strand-spacing of 14.4 mm.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ingle spun yarn,experimentshave revealed the greatest advantage of using sirospun process is that all sirospun yarns have muchless hairiness.A new sirospun yarn fault,so called“loop”,has also been examined.The most likely cause forthis yarn fault is the strand-tension unbalance between the two strands when low tension spinningis applied.Further analysis and some initial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hope of overcomingthis loop fault which is an important obstacle to the application of balloonless spinning.  相似文献   
10.
单通道通讯模式异步流水线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异步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低功耗、高性能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通道通讯协议的高速异步流水线控制单元和一种使用Muller C单元的高鲁棒性的QDI(quasidelay insensitive)异步流水线控制单元。第1种异步流水线控制单元采用独立的正反向响应电路,使得比近期提出的超高速异步流水线控制单元GasP电路的正向响应减小了50%的信号翻转。该电路使用TSMC 0.25μm CMOS工艺实现,HSPICE模拟结果表明与GasP电路相比正向响应时间减少38.1%,可以工作在2.2 GHz;第2种控制器与流行的QDI异步控制器STFB(single-track full-buffer)电路相比,以较少的面积代价,实现了时序验证上的极大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