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债转股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条件的论述,阐述了债转股实施的对策,应采用的具体模式以及在具本实施后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原理与方法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债权转股权问题进行分析 ,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过大、国有企业资本负债率高的成因在于软预算约束的体制和改革目标选择不当 ,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基本不相关。同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基本思路和分类治理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3.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有效分散、转移以及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被各个金融机构广泛使用。2008年金融风暴以后,曾被人们忽视的对手风险再次得到重视。该文将在约化模型下研究一种最重要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CDS)的定价问题,得到了具有单边对手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的互换率的解析表达式,并且作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有利于消除银行的不良债权及促进股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会带来进入风险,管理风险、退出风险与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流程、合约设计和定价问题,基于人民币信用衍生品市场,完善了Jarrow-Turnbull约化模型并配置参数,最后运用模型进行具体的实例计算.研究发现,同期限国债或央票利率作为定价的基准利率较为恰当,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价格与市场报价比较接近.进一步验证了定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信用产品的定价及合约现金流测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博弈论方法,对债转股前后企业和银行的收益进行比较,找到满足双方选择债转股及达到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条件,并进行一系列的策略分析.通过改变相关参数,最终达到企业转亏为盈、银行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资产价值服从双指数跳跃扩散过程,负债服从连续扩散随机过程的假定下,考虑资产与负债的相关风险,建立了一个基于跳跃扩散过程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模型,并利用Gaver-Stehfest算法给出了该定价问题的违约概率,利用无套利原理的定价方法得出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8.
建立债转股股权退出机制,有利于在国有经济领域内恢复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且股权的退出应该基于商业化市场运作观点.关于债转股股权有效退出方式选择的最优决策模型表明,资产管理公司和债转股企业经营者能够事先签订一个基于企业价值的协议,通过控制权的分配在股权出售或企业上市两个退出方式上做出最优选择,可以达到债转股股权有效退出目标.在结论部分作者还将债转股股权有效退出的实现条件作了必要的延伸,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造一个考虑债转股运作中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博弈模型,用以诠释当前债转股进程迟迟不能推进的理性缘由,对债转股的现实与理论预测的偏离给出了一个初步的解释,成为完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理论基础,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运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债转股的现状和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国有企业债转股现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