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系统科学   297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37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在世纪之交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受这一趋势的影响,我国理论界也开始了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并主张中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笔者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应侧重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模糊DEA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煜 《系统工程学报》2004,19(5):548-552
传统的DEA模型是通过单目标的线性规划来处理刚性数据,为了更好地评价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问题,在多目标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DEA模型,通过取截集的方法,得到相应的悲观规划和乐观规划,并分别求得与之相应的线性规划(P2)的最优值,由此可以得到更多的关于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情况的信息,还讨论了它们的一些性质,并用数值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祝风  刘立华  蔡宁宁 《松辽学刊》2006,27(4):108-109
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并分析了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浅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资源整合的目标,针对数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论述了推进数字资源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带有非相参积累的序列统计恒虚警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检测中,为了改善检测性能经常采用非相参积累的方法以获取高信杂比的目标回波,本文讨论了平方律检波后带有非相参积累的序列统计恒虚警检测器,分析了Swerling起伏目标情况下的检测性能,并介绍了该检测器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网络计划的特点,在求解其最低费用日程时,引入最小割的概念,从而改进了该问题的求解方法。文中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算法流程,并附有算例.此法运用较简便,且易于计算机计算,自动化水平高,因而便于有关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8.
厚板焊接柱的 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数值积分法,考虑截面残余应力和跨中挠度为千分之一杆长的正弦半波状初弯曲,对50组焊接厚板Ⅰ型和箱形截面柱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确定了该类柱子的稳定曲线取值,以供设计规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方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和我国心理学发展史提供的经验教训,说明了辩证唯物论对我国心理学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心理学工作应正确认识辩证唯物率的指导作用,坚持和掌握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贯彻独立怀、最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原则,树立科学的人性观,并据此统合心理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指出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课程的特征,介绍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阐述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