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致倦库蚊有丝分裂核型和种内多态性进行了观察,目的在于探明尖音库蚊复合体各亚种间的遗传差异,方法:选取三龄晚期或四龄早期幼虫,在0.086%的秋水仙素溶液中饲养3.5~4h,取出脑神经节放入0.075mol/LKCl溶液中低渗30min,固定液中固定,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结果表明,致倦库蚊的染色体数目为2n=6,XY型,Ⅱ、Ⅲ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Ⅰ号为性染色体,全部为中着丝粒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核型中观察到了大量四倍体现象,它在进化上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在致倦库蚊中是否存在性染色体多态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Summary Individuals showing anterior-posterior gynandromorphism or somatic mosaicism of palpi respectively have been found in a laboratory strain ofCulex pipiens fatigans. The origin of the gynanders on the basis of binucleated eggs bearing anm factor and independently fertilized by male gemetes ofM andm genotype respectively has been suggested.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 (No. 7/112/919/81 EMR-1),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Govt., of India.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生化测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及显微放射自显影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致倦库蚊DNA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灭幼脲Ⅰ号抑制了致倦库蚊的DNA合成,降低DNA含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对我国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的易感性。方法:用乙型脑炎病毒(Nak株)经口和胸腔接种感染实验室养殖的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应用空斑实验方法检测蚊虫体内的病毒存在情况和病毒滴度。结果:经口感染的两种库蚊,共计19组,有14组发生感染,空斑形成单位在3.18~4.7910gPFH/ml;在胸腔接种的两种库蚊中,致倦库蚊在10^0-10^-5稀释滴度时发生感染,最高PFU为6.59 logPFU/ml,三带喙库蚊在10^0-10^-4稀释滴度时发生感染,最PFU为5.74 logPFU/ml。结论: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均对乙型脑炎病毒高度易感,胸腔接种的易感性高于经口感染。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电于显微镜技术,对感染苏云金杆菌187,菌株的致乏库蚊幼虫进行了细胞病理学观察。发现在感染二小时以内,线粒体嵴内空间加大或内嵴模糊消失,粗面内质网网膜出现空泡并逐步扩大。微绒毛和细胞膜溶解,细胞解体。存感染2小时以后,中肠上皮细胞核内染色质向中央集中而远离核膜,基膜内褶明显萎缩和消失,褶内空间显著变小。  相似文献   
7.
当室内温度为25±2℃,在不同水深的条件下,武昌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wuchangensis)的感染期幼虫对致乏库蚊(Culex pipiens quinguefasciatus)二龄幼虫有不同的感染率。研究了2.5cm、5cm、10cm、20cm、40cm五种不同水深,1000条/m~2、2000条/m~2、4000条/m~2、8000条/m~2四种不同线虫密度时二龄致乏库蚊幼虫的感染率,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表明:当感染期幼线虫释放密度一定时,蚊幼虫的感染率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且线虫的密度愈低,其差异性愈显著;当水深一定时,蚊幼虫的感染率随感染期幼线虫的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水越深,其差异性越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