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凡历史悠久的语言无不有着内容丰富的习语.通过劳动和生活、神话和寓言、历史事件、宗教影响、文学语言、外来语的影响、科技的发展等不同层面,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证实了英汉这两个分属于两个半球的语言,特别是习语,在产生的土壤、演化的历程和来源等方面有非常多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对具有快慢变量非线性方程组的边值问题(μ是小参数) (du)/(dx)=g(x,u,v,w) μ(dv)/(dx)=F(x,u,w) μ(dw)/(dx)=G(x,u,v) u(0,μ)=v(0,μ)=v(1,μ)=0 本文讨论了产生空间对照结构时的渐近解构造,“啪”型内部层解位置的确定及给出了渐近解的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3.
话题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形式不一样:汉语的话题常位于句首,是汉语固有的语序;英语的话题隐藏在宾语中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汉英翻译中,往往要将置于汉语句首的话题转换成英语句子中的宾语.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主体性地位在近百年来的中国语言史上历经兴衰沉浮,为国人对汉语语言字的认识而左右摇摆,而汉英对比理论与实践由于既受国内影响,又长期受制于国外东方主义的语言认识论,所以对汉语语言主体性认识不足,于是在研究倾向上呈现出以英律中的不成熟状态,不仅造成了语言研究原创能力的萎缩,也失去了民族化身份,在国际上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但这种倾向正随着汉语主体地位的复兴而改变,尽管这种变迁比较缓慢并伴随着迷茫与图惑。  相似文献   
5.
李群  王宾  王卉 《天津科技》2014,(9):34-37
针对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08年4月14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新管理办法。新《办法》的出台,进一步理清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并对认定标准做出了详细说明。通过梳理新旧管理办法运行机制,阐述了新旧管理办法的区别,并对新《办法》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翻译更是包涵了不同的观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传统翻译一直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认知语言学自问世起就影响了西方的各个学科,认知角度下的翻译观也提出了新的看法。针对那些不足之处,传统翻译在认知翻译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逻辑纯功能出发,对一篇英文散文“The Author’s Account of Himself”及其3个中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英汉语篇在对整体深层次的语义关系把握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逻辑意义及其英汉语的体现形式上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句法结构差异引起的;此外,不同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及语言功底是造成英汉语逻辑纯理功能体现差异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悉心挑选的7对具有代表性的英汉修辞格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证明幽默诙谐是这些修辞格所共同具备的一种突出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比较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两种不同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效果。采用的语法项目为虚拟语气、定语从句和被动语态。实验表明:1.两种教学方法的笔试成绩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别,具体到三个语法项上,显性教学法和隐性教学法的效果对比却有不同的特点;2.口试成绩上,隐性教学法明显好于显性教学法。本文还指出了这次实验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七志》、《七录》是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录学家王俭、阮孝绪编撰的两部重要目录学著作,也是古典目录学史上的私家开端之作。它们上承《七略》体制,又有创新。二书的分类精神、目录体系以及丰富的史料为后世完善四分法和史志目录所借鉴吸取。通过对王、阮简介及二书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凸显出《七志》、《七录》在古典目录学史上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