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设计工况下离心压缩叶轮内三维紊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使用加罚有限元方法求解三维、定常、不可压缩,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方程。数值计算结果揭示了离心压缩机叶轮出口的射流-尾迹特性和二次流分布规律。本文的研究表明:加罚有限元方法具有预元复杂流场的能力,并且可以大大减小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CTS-1型冰箱压缩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该系统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测量制冷量,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装置,实现压缩机性能测试中工况控制、参数检测、数据处理和报表制作等各项功能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4.
分析传统空压机多机联控系统的不足之处和CAN总线的特点,提出一种各空压机在没有总调度机的情况下,通过动态分配算法,实现多机联控的方法.该方法使系统在部分空压机出故障时能做到"无缝连接",从而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该空压机系统中,通过CAN总线实现空压机的分散控制、多机联控,使空压机系统运行在最佳工况,实现各空压机的等疲劳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文献[1]和文献[3]的基础上对无锡动力机厂提供的11GJ及110J型涡轮增压器离心式压气机叶栅S_1流面的气动特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分析表明:110J型叶栅气动特性优于11GJ型叶栅,与实际试验所得结果——110J型效率(74%)高于11GJ型(72%)相吻合。文章对出气角β_2、分流片环量Γ_I及栅后区长度的选取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对难以估计的出气角β_2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且经多种涡轮、压气机和风机等叶轮机械的实例计算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型线功能研究出发,通过对70年代末以来出现的典型型线进行特性分析,提出了判断型线优劣的准则,并结合螺旋部分主要特性参数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比较。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实际齿形的研究,分析实际齿形偏离理论修正齿形的原因,介绍本装置测量实际齿形的特点和测量结果,并对误差作了定量或定性分析,最后综合探讨了型线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在线诊断中离心式压缩机预期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离心式压缩机运行性能在线诊断中预期性能的计算极为重要,而对于运行中工作元件发生变化引起性能的变化尚无较好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许多情形下压缩机的结构参数不全时更难于计算,提出将对压缩机段的热力计算简化成为一个中国平均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半开式离心压气机叶轮三维湍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时均N-S方程、能量方程、连续性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考虑压缩性修正的k-ε双方程湍流模式,计算分析了高速离心式压气机半开式叶轮内部流场.在网格构造中将叶顶间隙及叶道作为独立的网格块处理,克服了以往此类研究中关于叶顶间隙流模拟方面的近似处理.计算是在考虑叶顶实际间隙及零间隙近似两种情况下进行,以研究叶顶间隙流对叶轮内部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精确地模化叶顶间隙流动后,不仅可很好地预示叶轮内部的重要流动特征,而且计算的子午平均速度及相对气流角亦与测量值符合良好.相反,在零间隙的近似处理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差甚远,特别是在叶轮的后半部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压气机的级特性计算问题,提出轴流式压气机平均模型级特性的概念,并对经典的相似定律进行改进,使相似工况下各级进出口运动相似条件得到满足.在保证高转速工作区压气机特性计算误差最小化的前提下,采用最优化方法辨识平均模型级特性,结合相似模化的修正方法外推得到模型级完整特性图,进而采用逐级计算的方法重构出压气机完整特性图.新方法改进了传统外推方法,计及到空气密度变化差异和压气机转速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充分利用已有的压气机特性数据并能够在特性线外推中更好地体现压气机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