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实黄土的湿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由于黄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和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出现了一些湿陷破坏事故。采用扫描电镜、图像处理系统和能谱仪,对压实黄土在湿陷前后的孔隙特征、化学组成等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得出压实黄土的湿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中孔隙含量是黄土产生湿陷的主要原因,其与黄土湿陷系数具有定量关系,湿陷后黄土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一工程实例,对孔内深层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这种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计算分析与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临潼~渭南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甘肃段不同交通量的路基黄土做比较研究,总结出黄土湿陷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宁夏同心黄土湿陷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同心黄土为研究对象,初始含水量、干密度、自重压力、超固结比为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方案进行了黄土的湿陷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湿陷系数随初始含水量、干密度、自重压力、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各因素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初始含水量、超固结比、干密度和自重压力,初始含水量和超固结比是影响黄土湿陷性的重要因素.在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以初始含水量为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发现湿陷系数与初始含水量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并得到拟合关系式,对当地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精确地利用基本物性指标预测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系数,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方法提出了离散型二项式系数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相关系数法和随机森林重要性指数法综合选取模型基本物性指标为饱和度、干密度、液性指数和天然含水量;然后,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回归对黄土湿陷性系数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进行组合,得到4种单一模型、2种传统组合模型和离散型二项式系数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最后,利用6种不同精度指标对上述7种预测模型展开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精度整体高于单一预测模型,且提出的离散型二项式系数组合模型各精度指标均为最优,平均相对误差为3.43%。可见提出的离散型二项式系数组合模型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坪上应急引水工程季庄加压泵站厂房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基于实践效果,指出在严重湿陷场地采用灰土挤密桩,可有效消除湿陷性地基并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兰州大厚度黄土湿陷系数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兰州地区大厚度黄土物理指标对湿陷系数的影响.通过收集兰州高坪3处10个点的121组原状黄土湿陷性的土工试验资料,分析土粒比重ds、天然重度γ、干重度γd和孔隙比e0对湿陷性的影响,得到黄土湿陷性等级的初始判别指标γd和e0.强烈湿陷性:γd≤12.8 kN/m3,e0≥1.1;中等湿陷性:12.8 kN/m3<γd≤13.4 kN/m3,1.0≤e0<1.1;轻微湿陷性:13.4 kN/m3<γd≤14.1 kN/m3,0.9≤e0<1.0;无湿陷性:γd>14.1 kN/m3,e0<0.9.建议湿陷系数估算公式:δs=1.47×10-5e7.7e0.  相似文献   
8.
低能级强夯前后路基黄土湿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低能级强夯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有效性和经济性,采用土工试验、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压实前后黄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粒度组成、胶结类型和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随能级的增大变化明显,粘粒含量增加较多,胶结类型由胶结、微胶结转变成半胶结类型;微结构由絮凝状、支架大孔以及镶嵌结构转变为镶嵌结构与叠置结构;低能级强夯的有效影响深度为2.0~2.5 m,2 m深度内黄土湿陷性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9.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严重滞后,制约了复合地基技术在广大黄土地区的推广应用。本文从复合地基整体性出发,研究了复合地基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机理问题,对复合地基技术在黄土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质、类型评定与侧限浸水压缩试验的测试压力关系密切.考虑地区、基础型式、埋深和应力扩散的综合影响,确定湿陷系数测试压力,为准确确定地基的湿陷量提供依据.通过兰州两处高坪8个不同位置的湿陷性黄土的室内湿陷性试验,分析黄土密度、含水量、湿陷系数沿深度的变化规律.针对中小型建筑工程采用条形基础时,考虑3个不同基底压力在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扩散规律,探讨饱和黄土地基总应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不同深度的黄土湿陷系数的浸水压力的建议值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