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板角斜裂缝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整个建筑结构阳角楼板的 4 5°上下贯通斜裂缝的产生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
机械故障复杂多样,根据不同故障类型,采取相应诊断办法,可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3.
模拟和验证了一种低成本的,以标准CMOS工艺为基础,无需对原工艺流程进行改动的高压工艺技术。讨论了低压器件中的各种击穿机理,相应提出了高压器件中所做出的改进,列举了该工艺技术中所用的特殊版图;对此工艺的应用性进行了二维的工艺和器件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种高压工艺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弯矩、转角、挠度三者间的微分关系,采取先求各分段点转角、挠度值,再进行分段求积法直观、清晰地求解梁的转角和挠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混凝土阴角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加强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各种阴角细部质量的措施,从而保证了混凝土阴角质量达到普通抹灰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直接法与时域法相结合用于电力系统暂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EEAC法与时域法相结合用于电力系统的暂态安全分析。用基于简单模型的极块的EEAC法扫描预先指定的事故集,求出各种情况下的稳定裕度,把明显稳定的情况过滤掉,剩下的情况再用时域法详细仿真。这种两方法的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适应直线拟合的角点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角点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基本问题,进行角点检测的关键是估算曲率。笔者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参考点的前后曲线方向估计的曲率计算方法。我们以离散点远离直线垂直距离误差最小为目标进行直线拟合,同时根据误差大小来自适应的选择拟合窗口的大小。很好地解决了角点曲率计算时拟合窗口大小和计算精度间的矛盾,实验证明,该方法抗干扰性好,且运算量不大,对于存在明显转折点的曲线角点有很好的检测和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弹塑性理论和极限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弯曲井段内套管的抗弯强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套管强度和极限转角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套管的Ⅰ级极限转角βⅠ可作为套管选材的依据,并由此提出了套管设计的极限转角准则:Ymax<βⅠ.结合长庆油田塞平—1水平井固井工艺设计,对多种套管的极限转角进行了实例计算,并采用极限转角准则,对其弯曲井段内的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进行了选材,为套管串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所选套管进行了弯曲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成排连铸坯端面机器人贴标时各连铸坯端面中心坐标的快速提取,提出了先提取连铸坯端面图像角点像面坐标,再计算各连铸坯端面中心像面坐标的研究方案。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USAN角点检测算法,解决了图像中相邻连铸坯端面图像边界间距离过小和连铸坯端面图像角为弧形角所造成的角点漏检问题;然后,提取角点的像面坐标,并确定各封闭区域所包含连铸坯端面个数;最后,采用一种倾斜连铸坯端面图像中心像面坐标的提取方法,计算各连铸坯端面中心像面坐标。应用以上方法进行成排连铸坯端面机器人贴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连铸坯端面水平和竖直方向贴标位置误差范围分别为-0.625~0.850 mm和-0.550~0.875 mm,完全满足企业对多根连铸坯端面自动贴标位置误差允许值1 mm的要求。所提视觉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是可行的,不仅为连铸坯端面贴标机器人提供了准确的贴标位置,而且为矩形图像元素的中心坐标提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西晋煤集团岳城矿1302(下)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U型通风系统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及其治理原则,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回风巷敷设两趟采空区管路,一趟插入上隅角进行抽放,另一趟埋入采空区进行埋管抽放,通过进行两趟管路抽放,可有效地遏制采空区瓦斯涌出,消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现象,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