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家族的概念及其特征、穆斯林家族社会组织的特点、穆斯林家族社会的信仰、穆斯林的习俗对家族的制度和维护,并就中国家族文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村落家族势力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现象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迄今为止,家族势力仍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就桂东南(主要以玉林市为例)农村家族活动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族文化形成的宗教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政治历史地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宗教的角度,就祖先崇拜的层面剖析家族观念形成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明晰宗教在民族文化心理的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族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农村传统宗族具有组织、协调、教育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功能;宗族功能有正负两方面的双重社会效应,其功能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新中国成立后,宗族的功能经历了超强社会控制与单一权威格局下宗族功能的萎缩、社会转型与多种权威互动格局中宗族功能的复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宗族功能向城市延伸的历史变迁;对宗族的功能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使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节奏合拍。  相似文献   
5.
基于舰船噪声仿真模型的目标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国际上迅硅盖展的基于模型的识别技术应用到舰船目标识别中,摄取舰船目标识别信息,在建立舰船辐射噪声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单、双螺旋桨舰船辐射噪声调制谱谐波族幅值特征的数学期望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仿真特征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并对五类舰船目标进行了分类识别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2.6%,87.3%,83.5%,76.9%,78.2%。  相似文献   
6.
宗族是近代农村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一系列关于伪造宗族文书个案进行考察与分析,从不同维向探寻司法实践与传统文化互为表里的关系,呈现民国司法与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维层面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仪礼·丧服》所规定的十一种服斩衰的情况中,父为长子服斩衰非常特殊,其不符合古代的三纲原则。丧服制度的根本精神和社会内涵是封建宗法制度,进一步而言,这种制度是为了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宗法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承担着"传重"的特殊地位,是息纷止争的关键因素。所以,父为长子服斩衰深刻地反映了丧服制度所要表达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人类学巨著《古代社会》是一本影响至深至远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该书中力图考证早期人类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民主的传统,并以所有民族并无优劣之分的前提向读者说明:人类的各种主要制度特别是宪政文化中的民主精神来源于氏族社会,并一脉相承有迹可寻地延续了下来。然而事实是东西方两种文明以几乎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途径发展下来而形成了两种差别很大的文明形态。在摩尔根的书中谈到即将跨入文明社会的高级野蛮社会时,古希腊与古罗马成为了唯一被选择的例证,对于东方各民族的发展轨迹摩尔根却涉及甚少,东方文明中的君主专制体制沿续千年的事实在文中也找不到任何解释,这是一个令人存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瓠传说在中国畲、瑶、苗等族群中广为流传 ,成为族群的集体记忆。它解释了这些族群的族源 ,为盘瓠即祖先信仰提供了支撑 ,衍生出“缠头和绑腿”、“留长发”和不食狗肉等族群标识。这些标识伴随着传说的不断演述而得到认定和传承。盘瓠传说实际上是这些族群神圣的口述史 ,坚固着这些族群的自我认同 ,也成为区别其他族群的显要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0.
Starch belongs to the most abundant biopolymers on Earth. As a source of energy, starch is degraded by a large number of various amylolytic enzymes. However, only about 10% of them are capable of binding and degrading raw starch. These enzymes usually possess a distinct sequence-structural module, the so-called starchbinding domain (SBD). In general, all 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s (CBM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he CBM families. In this sequence-based classification the individual types of SBDs have been placed into seven CBM families: CBM20, CBM21, CBM25, CBM26, CBM34, CBM41 and CBM45. The family CBM20, known also as a classical C-terminal SBD of microbial amylases, is the most thoroughly studi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have already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or SBDs from five CBM families (20, 25, 26, 34 and 41),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BM21 has been modelled. Despite differences among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the fold of a distorted β-barrel seems to be conserved together with a similar way of substrate binding (mainly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romatic residues and glucose rings). SBDs have recently been discovered in many non-amylolytic proteins. These may, for example, have regulatory functions in starch metabolism in plants or glycogen metabolism in mammals. SBDs have also found practical uses. Received 25 May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6 June 2006; accepted 3 August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