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9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刘庆邦是一位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的豫籍作家,以获第2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鞋》的成就最高。然而,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却存在着细节虚假的缺陷,叙述者还曾多次站出来替故事人物解析心迹。究其原因,这是时下文艺界普遍存在的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一种下意识地外露,颇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是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杜甫在诗中喜用“自”字。在其诗中,“自”字可以当代词,也可以当介词。当它作为代词,指代物的时候,诗中的“物”成为和人一样的独立的主体,拥有了独立的情感和意志,诗中世界成为了“二元主体”的世界。诗中空灵澄明的意境得以深化,诗歌的艺术空间得以拓展。这种物的独立和海德格尔诗学中所推崇的人与物的“敞开”,有殊途同归之妙。略有不同的是,杜甫对国家和百姓的不能忘怀,使得他的个人意志虽然在某些时候弱化,但始终没有丧失,这使他和海德格尔诗学中那完全“自在生存的人”是不同的。但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早期儒家经典中对“人道”观的探索:人道的内涵是以仁义为主要内容;人道来源于天道;人通过“修道”来体现人道;人道的方法论原则是由内向外;人道中包含着形上之道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从自身人生体验入题,对张蕾教授的《斜阳居杂缀(上卷)》进行了解读与评论,凸显了人格魅力,从而提出了:对自己,要“独善其身,人品第一”;对别人,要“相善其群,以人为本”;写文章,要“文善致远,人格至上”。如此“人”向“善”、“群”主“和”、“文”从“心”的回归与升华,必将闪射永恒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国际化、高科技、网络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迅速改变人类的一切.以资本和财力运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体系已成为新世纪社会向"高度发达的文明新阶段"迈进的严重障碍.创建以知识为基础的全新的价值观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它的建立是一个渐进过程.文章对初露端倪的部分价值观进行了论述,并依据我国实情,就如何殚精竭虑地发展我们自己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教学生“学会学习”.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措施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反求诸己”的语源及意蕴,认为孔子、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是行“仁”的重要方法。“反求诸己”意味着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常“内省”,行“忠恕”之道;“反求诸己”透视着儒家的家国本位,并非己本位;“反求诸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本针对西门子S7—200系列PLC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在使用强制及保持功能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在程序编制上的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