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含氮消毒副产物较常规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更低但毒性更强,去除难度更大。 提出采用活性 炭对形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以色氨酸为例)进行去除,比较常规和新型活性炭对前体物的去除性 能,并阐释原因。 研究发现:粉末状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对色氨酸的最大等温吸附量分别为 37. 31 mg·g-1 和 178. 57 mg·g-1;对色氨酸的吸附速率分别是 5. 95×10-2 sec-1 和 1. 7×10-3 sec -1;两种类型的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均属于伪二阶动力学,且都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r2≥0. 99);ACF 比 PAC 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大的总孔体积、更小的平均孔径和更多的表面官能团。 在 15 ℃ ~ 45 ℃ 范围内,两者对色氨酸均是熵推动的自发吸附,吸附推动力先增加后减小,但 PAC 和 ACF 对色氨酸的吸附分别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含氮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分子量普遍较小,因此 ACF 更适用于其前体物的去除;由于 ACF 孔径较小,吸附速率较慢,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吸附接触时间。  相似文献   
2.
水华期水体中DOM组成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水华期原水为实验水样,初步研究水华期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DisinfectionBy-Products Formation Potential,DBPFP).利用XAD-8大孔树脂,将水体中DOM分离为亲水性物质(Hydrophilic Substances,HIS)、疏水碱性物质(Hydrophobic Bases,HOB)、疏水酸性物质(Hydrophobic Acids,HOA)、疏水中性物质(HydrophobicNeutrals,HOB).4种DOM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分布情况为:HIS最高为10.2mg/L,占原水DOC浓度的72.86%.不同DOM组分的DBPFP实验表明,HIS的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rihalomethanes FormationPotential,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loacetic Acids Formation Potential,HAAFP)分别占4种DOM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之和的63%和31.25%,为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由于HIS为水华期水体中DOM的主要组分,且具有DBPFP高、不易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的特点.因此进一步考查了不同氯化条件(氯化剂用量、氯化时间、水体pH值)对HIS氯化生成DBP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BPs生成量与氯化剂用量及氯化时间成正相关.pH对HIS氯化生成THMs和HAAs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实验所选取的pH范围之内,THMs生成量随pH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HAAs产量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虾类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工副产物的风味,采用酶法水解技术对影响虾类加工副产物酶解程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酶制剂及其用量、固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对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制剂为由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合而成的复合酶;酶用量分别为中性蛋白酶1 000 U/g,风味蛋白酶1 000 U/g;固液比为1:5,其中固体为20 g;最适合的酶解温度:第一段酶解为55℃,第二段酶解为50℃;酶解时间:第一段酶解为1 h,第二段酶解为3 h;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4.
对西安市曲江、南郊两个地表水厂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三卤甲烷前体物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西安市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主要组分为三氯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三卤甲烷总量约为10 μg/L,远低于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要求;预加氯在水处理工艺中对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生成量贡献较大,约占总量的35%~60%;混凝、沉淀、过滤时三卤甲烷前体物约有35%~42%的去除效果,但对三卤甲烷基本无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液氯消毒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强 《山西科技》2005,(5):111-112
文章主要介绍了液氯消毒的机理及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4个使用不同类型二次消毒剂(氯、氯胺、二氧化氯)的局部管网水样的中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卤乙腈(HANs)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座城市DBPs的超标风险整体较低,采集的117份水样中有10份水样THMs超过国标限值,其余DBPs均符合标准。以氯为消毒剂的管网水样中THMs浓度和HANs浓度远高于其他管网,以二氧化氯为消毒剂可以减少消毒副产物THMs的生成,但以氯胺为消毒剂的上海地区HAAs浓度较高,是其他3个系统的5~19倍,可能与原水中HAAs前体物含量较高有关。在SH-NH?Cl系统中,消毒剂浓度与输配距离成反比(r = -0.57),同时该系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氨氮浓度也随距离变化,说明饮用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余氯被逐渐消耗,同时管网中发生了硝化反应,氨氮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WJ-Cl2系统中DBPs与输配距离相关,HANs浓度沿程减少(r = -0.49),HAAs浓度沿程增加(r = 0.45)。此外,建筑管网中长停滞时间也会影响水样理化指标。该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二次消毒剂的管网水中DBPs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地区水质安全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THMs和HAAs为饮用水中两大类主要的氯消毒副产物(ICDBPs).THMs和HAAs中的THAA(或X3AA)的生成途径相类似,当水中含有Br—时会形成含Br的THMs和X3AA,且Br离子浓度对两种组成成分的影响也很相似.据此特点,建立了一种用各种THMs和Cl3AA的摩尔浓度来预测相应的其他三种X3从浓度的模型,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饮用水消毒剂余量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国家对管网水中是否应该保证一定的消毒剂余量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文章较详尽地介绍了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不同做法和原因,并与我国的消毒剂使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措施,对我国饮用水消毒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应用广泛的碳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CNTs)和水体中普遍存在的天然有机质(NOMs)为研究对象,探讨CNTs对两种不同种类NOMs(Suwannee river standard humic acid,HASR和Suwannee river standard fulvic acid,FASR)氯化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近年来在饮用水水质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总结了饮用水处理中若干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从氧化处理效果、除污染强化处理措施和有关副产物控制等方面,综述了饮用水氧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