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阐述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农村工业化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推动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球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避免蜗杆“根切”和“变尖”的条件下,减小蜗杆的喉径,提高蜗轮付的啮合效率及蜗轮轮齿强度,改善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已成为当前对“多头小速比”包络弧面蜗杆传动啮合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一种新型包络弧面蜗杆传动——“球面二次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所得的结论表明,采用该传动对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获得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修形ZI蜗轮滚刀齿形误差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滚刀设计参数和铲磨工艺参数对齿形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变砂轮中心高铲磨新工艺,为增加滚刀齿形合格长度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分析了蜗杆式振动珩齿时,被珩齿轮齿面上的珩磨啮合轨迹,以及在不同珩磨运动参数下,齿面上珩磨啮合纹路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环面蜗杆制造误差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当前蜗杆制造误差检测的实际情况,结合成都工具研究所研制的蜗杆误差检查仪,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一种改进性方案的原理及其电路的硬软件设计。该方案的下位机硬件系统主要是数据采集电路,应用重庆大学张光辉教授的发明专利“计算机对脉冲信号的细分与辨向新方法”,利用频率极高的外部插入脉冲,结合软件构成按时间均匀分度的辅助标尺,完成在动态测量过程中采样点实时细分任务,再将采样数据上传给上位PC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检测结果。该方案集成度高,并且大大简化了传统检测方法中繁琐复杂的硬件电路。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蜗杆头数、模数、螺旋升角为设计变量,以蜗轮齿冠体积最小、传动效率最大、润滑条件最好为目标函数,应用模糊理论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进行模糊优化设计与实例验算。  相似文献   
7.
利用计算机的实体造型能力,提出了一种干涉法.利用该方法可对蜗形凸轮间歇分度机构进行运动规律及曲面方程的模拟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在环面蜗杆螺旋线解析几何方程的建模和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三维实体构建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的几何特征,应用蜗杆特征模型,采用有限次数逻辑运算逼近方法完成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实体构建,实现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传动的组建.该方法简洁实用,三维实体具有真实的运动型面,能为数控加工提供精确的坐标参数,也能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传动的性能优化提供有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计算机病毒作了概要的描述性探讨.使用户对计算机病毒本身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计算机病毒防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切优秀成果的全方位的突破和更新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工具,也离不开理论本身的发展。"法律与科技"问题是法理学重要的构成部分,有关科技的法律也已成为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安全生产领域既包括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也包括众多的边缘和交叉内容,并在当代展现出了现实性、多样性的特点。当然,对安全生产这一大科学领域的多样性、现实性的探讨并不是简单地采纳新技术或简单地引入即可实现的,而是需要注重对科学、技术、文化、意识、法律等多方面之间的矛盾和互动关系,并关注他们的实践,从而推动安全生产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