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51篇
系统科学   262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3564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paper undertak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10 measures of core inflation and evaluates which measure produces the best forecast of headline inflation out‐of‐sample. We use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as our measure of inflation. We use two sets of components (17 and 50) of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to construct these core inflation measures and evaluate these measures at the three time horizons (6, 12 and 24 months) most relevant for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The best measure of core inflation for both sets of components and over all time horizons uses weights 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disaggregated (component‐level) prices. Interestingly, the results vary by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used; when more components are used the weights based on the persistence of each component is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weights generated by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However, those forecasts using the persistence of 50 components are statistically worse than those generated using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17 components. The statistical superiority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extracts (i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the common source of variation in the component level prices that accurately describes trend inflation over the next 6–24 months.  相似文献   
2.
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视角,研究课外学习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课外学习是构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手段,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2005年有关统计数据,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浙江省58个县级市、县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位.其方法科学、合理.对于帮助各地区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经济实力提供了一个度量准则.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噪比的投资组合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根刻划投资的风险;用主成分综合反映证券市场的信息;用主成分的信噪比反映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并以此作为投资组合收益极大化的指标;得到了不同与H.Markowitz的投资组合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投资组合策略-卖空与非卖空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的比例,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商、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之间的两层委托代理的简要分析入手 ,首先在诠释委托—代理效率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分析委托—代理效率的一个理论框架 ,并应用此框架对如何提高上述两层委托—代理关系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及其教育价值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语言文字文化之后出现的现代视觉文化以其突出的媒介特性对整个文化的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字文本的传统优势地位受到影像文本的挤占,这一变化促进了教育的向前发展,也对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策略就是使视觉文化与传统语言文字文化有相结合,各取所长,共同推动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只有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对视觉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令视觉文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推进教育的进步,而不是等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严重恶果时才来思考是谁惹的祸。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峡江地区“击鼓焚山”的民俗活动是远古时代尚巫之风的残存,其目的是为烧龙祈雨以禳除旱灾;而“烧畬下种”则是自远古“刀耕火种”传承下来的一门农耕技术,但由于“占卜伺雨”的仪式亦使它带上了一些巫风色彩。二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和文献资料法等,对玉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及影响校园体育活动因素的探讨与分析。研究表明,他们参加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把校园课余体育活动作为大学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认为校园体育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心灵,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既培养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又促进了他们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中学生思维障碍的几种具体表现及学生思维障碍的几种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FOR MANY SCIENTIFIC FIELDS AND CAN BE TERMED AS QUANTITATIVE SEQUENCE ACTIVITY MODELS(QSAM)[1] WHEN REFERRED TO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 SHIPS BETWEEN STRUCTURES AND ACTIVITIES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 HOW- 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 QSAM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