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染毒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Cl4,不同的染毒时间致大鼠急性染毒和慢性染毒,以血清甘腿酸(sGG)含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测定做为肝脏早期损害指标,用肝脏病理学检查观察肝组织损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急慢性染毒组sC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增高幅度急性组为2.79倍,慢性染毒组为3.9倍,另外,急性染毒组sCG含量及sGPT活性均明显低于慢性染毒组(P<0.05),实验证明,CCl4浓度致使大鼠肝脏的损坏程度不如染毒时间长短密切。另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肝脏组织的破坏程度与染毒剂量不明显,与染毒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白鱀豚几种组织中的GPT和GOT活性及肝脏中此两种酶的一些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构建重组菌株E.coliBL21(DE3)转pET23a-tyrB,IPTG诱导其大量表达,然后依次通过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酶,运用薄层层析技术(TLC)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TyrAT转氨酶对自身底物酪氨酸在37℃和50℃具有较高活性.分别加入非天然氨基酸L-正缬氨酸、L-新戊基甘氨酸、L-叔亮氨酸、D-正亮氨酸作为底物,检测到TyrAT转氨酶对L-叔亮氨酸在50℃下有活性,对D-正亮氨酸在37℃和50℃均有催化活性,且50℃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保肝I号(BGYH)的保肝降酶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GYH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素组和联苯双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9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均腹腔注射D-GalN/LPS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结果显示高剂量BGYH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肝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高剂量BGYH使小鼠肝细胞坏死程度有所减轻.在细胞因子方面,中或高剂量BGYH均可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同时升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的含量.此外,小鼠肝脏中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在给予BGYH后也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BGYH对D-GalN和LPS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反应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谷氨酸氧化酶发酵液经(HN4)2SO4沉淀后用透析法获得酶粗品。利用GO测定谷氨酸发酵液中谷氨酸的含量与传统的瓦氏法结果一致,相关系数为0.986,相关方程为:y-0.928x+0.127(其中y,x分别表示氧化酶法与瓦氏法测定的值)。且这种方法比瓦氏法方便、简单、分析成本低、耗时少。利用GO法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与传统的试剂盒法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84,相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关于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于大豆分离蛋白(SPI)交联的影响;以凝胶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考察TGase含量,酶反应时间,酶作用温度对SPI凝胶性能影响规律,并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加入量,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有显著影响(p0. 05),得到蛋白凝胶性能最佳的工艺,在酶含量3. 63%,酶作用温度38. 15℃,酶反应时间2. 04 h时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极值301. 8;研究表明:TGase能够促进大豆分离蛋白形成良好的凝胶。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谷氨酸棒杆菌天冬氨酸激酶(AK)的结构,筛选可能影响别构抑制剂结合的Pro184位点,对其进行饱和定点突变,成功筛选出突变菌株P184Q.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突变体P184Q的V_(max)比野生型(WT)提高了3倍;n=1.39,低于WT的值(2.6),正协同性下降,同时Km值减小,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大;P184Q最适pH=6.5,最适反应温度为25℃,半衰期为2.8h;P184Q对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解除抑制剂苏氨酸和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甲硫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赖氨酸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灌服几丁质·几丁聚糖小鼠的力竭游泳训练实验模型 ,测定了小鼠肝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丙二醛 (MDA)的水平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 .结果表明 ,灌服几丁质·几丁聚糖后 ,小鼠游泳运动力能明显提高 ;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 ;MDA含量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 .说明几丁质·几丁聚糖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服用几丁质·几丁聚糖可减轻运动所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对小鼠的伤害 .另外 ,几丁质·几丁聚糖对小鼠肝细胞膜有保护作用 ,可减少组织酶的外泄 .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 ,对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全身过敏性、血管刺激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未见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钠注射液在体外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 ;对豚鼠经静脉给药 ,未见有过敏性反应 ;从家兔耳缘静脉点滴 ,上下午各一次 ,连续 7d ,光镜下观察 ,未见血管内皮细胞脱落 ,无血栓形成 ,也未见其它异常  相似文献   
10.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门冬氨酸闰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