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in an ultrafine-grained Al–Mg–Si alloy fabricated utilizing a combination of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ECAP) and dynamic ag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ain size of the ECAP alloy was significantly refined, i.e., to ~239 nm after three ECAP passes. Meanwhile, the yield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ECAPed material reached 340 MPa and 445 MPa, respectively, while maintaining a significant uniform elongation of 14%. Wear resistanc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wear rate, wear depth and width of the ECAPed material de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lution-treated (SST) and peak-aged (T6) conditions under a load range of 5–25 N. The adhesive wear that occurs in the undeformed specimens at 10 N does not appear in the ECAPed specimen at the same load, indicating that the ECAPed specimen delay the appearance of more serious wear mechanisms under certain loads.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of high density nano-scale β" precipitates and dislocations resulted in a combination of super-high strength and good work hardening ability which suppressed the extension of cracks between the friction layer an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As a consequence, the combination of ECAP and dynamic aging bring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antifr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6061 aluminum alloy.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工程测量中经常遇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成果转换问题 ,提出了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坐标系中的坐标成果换算成实际的距离与方位 ,然后利用这实际的距离与方位计算在另一坐标系中的成果。论文最后给出了一实例说明这种转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射频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同一载波频率物理信道上复用一组正交模式以提高信道容量的方法。现有研究大多专注于信道容量提升,对系统复杂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基于均匀圆形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的OAM通信系统中,发射机需要完成大量调制运算以生成OAM信号。于是,提出了一种等衰落轨道角动量索引调制(equal fading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index modulation,EOAM-IM)方案,其中,IM有效降低了OAM调制运算复杂度,且等衰落发射机也保证了不同模式OAM子信道传输增益。此外,还详细推导了所提EOAM-IM方案的系统信道容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EOAM-IM方案能以更低的调制复杂度获得比传统OAM方案更高的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Holstein-Primakoff变换、点阵傅里叶变换、宇称变换、Shwinger角动量表象的转动变换、Bogoliubov变换、压缩变换等幺正变换,在线性近似下研究了X-Y-Z模型-各向异性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的基态、激发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平面运动刚体成立动量矩方程dG/dt=L的矩心选择问题,除可选在刚体质心,加速度瞬心上外,还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点,这些点组成了ac/2ε为半径,且过刚体质心C与质心加速度ac相切的一个圆周,称之为矩心圆。刚体质心和加速度瞬心均为该圆周上的一个点。同时分析了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在矩心圆上的条件,即相对于速度瞬心p成立dGp/dt=Lp的条件。为平面运动刚体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低碳钢等径弯曲通道变形数值模拟及组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低碳钢等径弯曲通道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它的显微组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低碳钢成形等径弯曲通道变形载荷的变化规律和等效应变分布规律.载荷模拟结果表明,摩擦因子越大,变形载荷也越大,当摩擦因子为0.408时,其成形载荷约为无摩擦时的2.1倍,载荷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相吻合.此外,结合所揭示的等效应变分布特点,对一道次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后试样横截面上的微观组织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下表面处的材料晶粒细化程度比上表面处的大,因此这种分布特点与等效应变分布是相互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制备超细晶铝合金的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的方法制备出超细晶铝合金材料,并研究了在不同道次条件下其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随着强烈塑性变形的增加,显微组织中开始形成大量晶粒尺寸小于1μm的位错胞组织,当其晶界取向差增大时,亚晶粒变为越来越细的板条状组织.当经过8道次ECAP变形后,晶粒尺寸由变形前的约50μm细化为约0.2μm.该超细晶铝合金材料在150℃的退火条件下,其晶粒尺寸稳定在0.2~0.3μm的范围内.在温度为500℃、应变速率为10-3s-1的拉伸实验中,该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最大延伸率高达370%,呈现出良好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讨论了角动量守恒定律在空翻、转体以及旋空翻等竞技动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考虑实测角分布和角半径的关系,在实测角分布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用MonteCarlo方法推导出1个统计意义上的最佳角半径.并通过全天区搜寻的方法去探测1个带有γ射线暴的模拟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纪志成  薛花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1015-1021
在分析开关磁阻电机(SR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R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如电机本体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控制模块、转角选择模块等,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SRM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速度环采用PI控制,电流环采用角位置控制与电流斩波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SRM在低速或高速运行时都可获得满意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SRM建模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为实际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