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292篇
系统科学   258篇
丛书文集   158篇
教育与普及   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69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95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侧钻技术是经济、高效开发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磨铣钢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存在下入摩阻大、磨铣耗时长导致开窗失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材质复合管柱的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工艺,结合中国西北油田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井况,首先,提出了基于“铝合金+碳钢”的多材质复合管柱组合及设计方法;其次,开展了基于管柱实物屈曲实验数据的管柱临界屈曲载荷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并优选出了适合于“铝合金+碳钢”多材质复合管柱的屈曲临界载荷计算模型;最后,研究了综合考虑管柱扭矩、摩阻、刚性、井眼条件、管柱强度及材质的多材质复合管柱下入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下入性分析软件对西北油田顺北X1井、X2井、X3井、X4井复合管柱进行了下入可行性评价。该方法在X1井和X2井得到成功应用,进一步论证了该工艺现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的复合管柱设计和下入可行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对 SiCp(0.5CNT)/7075Al 铝基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 针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个力学性能进行了特征重要性分析, 构建了包含 8 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集成框架, 自动进行模型的参数调优和最优模型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材料逆向设计. 实验结果表明, 在 470 ${^\circ}$C 固溶 40 min, 120${^\circ}$C 时效 15 h 的热处理工艺下, SiCp(0.5CNT)/7075Al-1.0Mg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预测值为 617.48 MPa 和 2.98%, 实验值为 647.0 MPa 和 3.31%, 两项物理性能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MAPE)较小, 依次为 4.56% 和 9.97%. 这说明本数据驱动方法对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优化和性能提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行业中,兽医体现在实验动物相关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动物实验的设计、实验过程中动物健康保障和护理、实验动物福利的监督和管理、动物实验技术的应用、实验动物取材、施行安死术等。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工作总结,就目前实验动物兽医现状进行分析,供各位同仁以参考。  相似文献   
4.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in an ultrafine-grained Al–Mg–Si alloy fabricated utilizing a combination of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ECAP) and dynamic ag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ain size of the ECAP alloy was significantly refined, i.e., to ~239 nm after three ECAP passes. Meanwhile, the yield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ECAPed material reached 340 MPa and 445 MPa, respectively, while maintaining a significant uniform elongation of 14%. Wear resistanc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wear rate, wear depth and width of the ECAPed material decreas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lution-treated (SST) and peak-aged (T6) conditions under a load range of 5–25 N. The adhesive wear that occurs in the undeformed specimens at 10 N does not appear in the ECAPed specimen at the same load, indicating that the ECAPed specimen delay the appearance of more serious wear mechanisms under certain loads.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of high density nano-scale β" precipitates and dislocations resulted in a combination of super-high strength and good work hardening ability which suppressed the extension of cracks between the friction layer an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As a consequence, the combination of ECAP and dynamic aging bring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antifri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6061 aluminum alloy.  相似文献   
5.
地表覆盖内业解译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一道重要工序。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内业解译现存图斑平面位置精度不足、分类错误多种多样等普遍问题,问题突出典型。文中针对这些问题图文并茂、清晰明了的进行了说明,并从多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对技术指标和采集原则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内业与外业的结合,充分发挥解译样本的作用等建议,以有效提高内业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泽 《山西科技》2015,(1):19-20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必将对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阐述低碳经济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对建筑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了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连捷 《山西科技》2004,(1):55-56
文章阐述了我国铝锭产能迅速扩充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原理、结合地理学的分析方法,着重探讨了重庆汽车产业配置地域运动过程和促使其演变的原因.划分重庆汽车产业分布为四种地域类型:“嘉陵江东岸与长江北岸型”;“长江南岸型”;“嘉陵江西岸型”;“飞地型”.对重庆汽车产业配置特点,存在问题作了深入地剖析与揭示,并对今后调整作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RE_Mg合金对固体粉末法硼、铬、铝共渗层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发现随着RE_Mg合金加入量的增加 ,渗层中Al2 O3的量不断增多 ,当RE_Mg合金加入量为 5 %时 ,渗层中出现连续致密分布的Al2 O3黑区组织 ,对此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服装业挑战和机遇并存,服装行业应正视差距,必须努力掌握市场信息,适应市场需求,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引进和发展先进科技,加强信息管理,使服装行业尽快地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服装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