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苗期低温锻炼对水稻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苗期亚低温的锻炼,研究水稻品种的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抗冷性弱的二九丰相比,抗冷性强的中冷8号通过亚低温锻炼,在叶绿素含量、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三个指标上表现出更强的抗低温能力.说明不同抗冷性的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的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温对高山姬鼠体重调节的影响,测定了30℃条件下高山姬鼠的体重、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摄入能和血清瘦素含量。结果表明:在热驯化过程中下,高山姬鼠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但摄入能、基础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显著降低。血清瘦素含量和摄入量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在高温条件下会降低产热来适应这一环境条件,瘦素可能参与了高山姬鼠的体重调节。  相似文献   
3.
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预算的重要机制.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与未来气候变暖将构成危险的正反馈环.由于土壤有机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问题,学术界仍有争议,对正反馈强度的准确量化尚需一个过程.少量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不明显.诸多研究还发现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适应现象,主要有水分限制假说、微生物适应假说和底物限制假说来解释适应现象;这种适应性将降低正反馈的影响强度.未来应重点开展以下4方面的研究:(1)加强惰性土壤有机C温度敏感性的研究;(2)深入探讨微生物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3)量化土壤异养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反馈强度;(4)加强对多因子交互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抗冻蛋白基因转化植物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重新评估了用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认为植物耐寒性状的提高与转基因植物中冻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是转基因植物成功的关键性指标。美洲拟鲽抗冻蛋白的空间结构与冷冻诱导蛋白相似而且都保护细胞膜免受冻害,因而提出了用冷诱导蛋白调节元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序列来控制抗冻蛋白基因在植物中冷诱导表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棕榈科植物引种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棕榈科植物资源甚为丰富,现有28属约50种,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本文是在《海南植物志》(第四卷)棕榈科植物的基础上补充了园林绿化中较为重要的12个种,并介绍其形态习性、繁殖栽培和观赏配植等,为今后挖掘、利用、引种和驯化棕榈科植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遭受热胁迫时,体热从体核向体表的转运主要是由心血管系统来完成的,以此实现对体温的调节,讨论了哺乳动物在热习服过程中的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特征,主要综述了散热与脱水对循环系统的综合效应,热习服对心输出(cardiac output,CO)现分配的影响及热协迫下哺乳动物局部循环的控制机理,旨在为研究哺乳动物对特殊环境(热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TA为唯一碳源,在反硝化条件下对取自甲烷发酵反应器中的厌氧污泥进行驯化,最初的3周内,保持反应器中KNO3的浓度在5.0g/L,第四周降到3.0g/L,第五周降到0.4g/L,第六周起不添加KNO3再经过5周时间驯化.经过约90天的驯化,原存在于种污泥中的发酵性细菌几乎全部消亡,新的培养物中取而代之的是TA还原和开环菌.MPN计数和滚管计数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津研 4号”、“津春三号”为试材 ,在白天 2 2℃ ,夜晚 6℃± 0 .5℃的低温持续锻炼 6天和致害低温 2℃处理 1 2 h后 ,对黄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经低温锻炼后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 .遇到致害低温时 ,未经锻炼的苗其叶片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下降了 35% ,而经锻炼的只下降了 3.48% .  相似文献   
9.
制糖废水CSTR甲烷发酵系统的污泥驯化与运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厌氧颗粒污泥相比,絮状悬浮活性污泥具有传质界面大、速度快的突出优点,但要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则比较困难。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Stirred-Tank Reactor,CSTR),探讨了制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絮状污泥驯化与运行特征。研究表明,以有机废水好氧处理工艺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接种量MLVSS为8.52g/L,温度为(35±1)℃,COD浓度为4000mg/L,HRT为18h,系统pH值保持在6.5~7.5等条件下,CSTR可在84d左右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絮状悬浮厌氧活性污泥系统。CSTR甲烷发酵系统对负荷冲击表现出了良好的调节能力,在有机负荷从5.3kgCOD/(m3·d)提高到9.33kgCOD/(m3·d)时,反应系统可在16d内重新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其出水COD可稳定在1100mg/L左右,COD去除率和产气量平均为84%和38L/d,发酵气中的CO2和CH4含量分别为41%和48%。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小型哺乳动物适应于季节性环境的产热机制,本文测定了户外半自然条件下驯化的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冬、夏两季的体重以及肝和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BAT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等指标.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冬季体重显著降低,BAT绝对重量、BAT和肝的线粒体蛋白含量及BAT和肝酶的活力冬季均显著高于夏季.冬季BAT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是夏季的9.5倍,肝脏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是夏季的5倍;冬季BAT的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高达夏季的19倍.以上结果表明,在寒冷的冬季为保证存活,黑线姬鼠降低体重以减少绝对能量需求,并极大地增加BAT重量及肝和BAT细胞水平上的产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