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朝前期吴与弼的兼采朱陆之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与弼以一位程朱学身份,主要关注的却是心学问题。在他的心学理论中,心既是一个认识主体,又是一个伦理本体。他既认为仁义礼智本具于心中,又认为心之外存在着天命,人有时只能“一听于天”。他的修养方法偏重于“反求于心”,也注意到读书、应接事物一类下达功夫。他在坚持程朱理气学说的同时,又大量吸收陆九渊的心学。他的学说“实能兼采朱陆之长”。他的学说,通过弟子陈献章、再传弟子湛若水影响了王守仁,成为王守仁心学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2.
郑樵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通过与前代雅学研究的历时比较,认为其《尔雅注》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他的名物训诂多得诸目验,大多真实可信;二是他敢于疑经惑古,驳正旧注多精当。然而,他的《尔雅注》却在后世湮没无闻,这种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实是“无我之境”,而“无我之境”实是“有我之境”,其实,他们对意境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只是对意境分类的角度不同。叶朗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割裂了意境中情感和意象的关系,其实是叶朗误读了叔本华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关于朱元璋的研究大多集中历史学的客观研究,对其人物的民众接受的社会学研究目前较少.本文拟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研究朱元璋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形象接受,结果表明,朱元璋被视为汉民族英雄形象,并一再放大.不过,民权思想革命思潮下,朱元璋作为汉民族革命先驱的英雄形象被逐渐消解,表明中国革命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5.
过去谈贺铸词,基本上是从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来论述,而很少从传播学的角度去进行考量。然而贺铸词之所以能够闻名当时,流传后世,恰恰是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依靠了传播的力量。文章以贺铸词的传播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贺铸词兴盛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历代词学评论家对贺铸词的评价来探寻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南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情况分析,并结合实际,总结了LNG在长株潭地区推广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提出了LNG清洁能源推广的实施目标和步骤,并从政府政策扶持、行业部门支持及企业服务保障三个方面给出了推广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欲望,包含生理性欲望[本能]和满足生理性欲望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加欲]及理性的所望[希望]等意义。朱熹认为先验具有的道德性和属于人之自然本能的生理性欲望是天理。然而,他指出存在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欲望的加欲。在他看来,加欲必然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而成为私欲的根据。与之相反,王夫之认为加欲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据王夫之的观点,加欲不是私欲的根源,私欲也不是加欲的直接结果。朱熹想通过消除利己心恢复先验地存在的普遍之道德原理来解决与现实相关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先验普遍的道德原理之存在不是被确认的事实,而是一个信念体系,因此对同意此观点的人可以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而对不同意此观点的人,有可能成为空谈。王夫之把不断变化的气之运行与人类的生活紧密联系,认为生理性欲望的发现和满足生理性欲望的过程中更好的来实现的加欲和私人欲望的私欲等不应是被排除的对象,而应是被调整的对象。在他看来,所谓人生不是由先验不变的道德伦理构成,生物学的欲望与不停地重新形成的道德原理有机结合,实现公共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深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具体现实之重要性,对生活中必要的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等能够作出理论上的贡献。因此,这种欲望观可以说是指向由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调和而形成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该书下篇第一册对"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待圣人之出而投環于道"等句所作的注释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堡(A.Humboldt1769─—1859)的《宇宙》和李特尔(C·Ritterl779——1859)的《地球学》两部划时代的巨著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地理学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地理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张相文及其领导的中国地学会,其标志为张相文《地文学》一书的出版。文章还对邹代钧、张相文和竺可桢对地理学的贡献作了比较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中介原则”、“连续统假设相对于一般集合论系统的不可确定性”、“量性对象的可考察性”、“悖论研究”、“数学无限与哲学无限”、“概括原则与多值逻辑系统的不相容性问题”、“数理逻辑及其学科归属”、“数学研究的艺术”、“数学教育中的远见卓识”等九个方面简单评述了数学家朱梧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