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其故事的发生地问题,迄今众说纷纭。或日“高淳华山”;或日“句容华山”。其实,依据《乐府诗集》、镇江地方志及有关实地考察等情况作全面辨析,可以断定:《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即在当今的镇江市新区石桥乡华山村。  相似文献   
2.
以镇江的古今"科教三星"(祖冲之星、沈括星、茅以升星),南朝"文学双璧"(刘勰著<文心雕龙>、萧统主编<文选>),宋代"书画二米"(米芾、米友仁)为例,揭示其精神内蕴、概括其历史功绩、赞颂其高风亮节,总结出创新科技精神是镇江历史文化宝库中光芒四射的瑰宝,是镇江历史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镇江城3 000年连续不断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论镇江西津渡的发展、功能和开发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有世界上最早的救捞机构。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历史上它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六朝以来,在渡口逐渐形成了西津渡古街。西津渡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4.
《镇江年鉴》一直在收载赛珍珠有关资料,2007年卷以前记载比较零星、分散,2008年卷起开始集中记载,资料开始系统、丰富,主要形式为条目和题录。分析《镇江年鉴》中赛珍珠作品研究、赛珍珠人物研究、作品翻译研究、研究成果、赛珍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以及围绕赛珍珠举办的各类活动等资料状况,可以反映出赛珍珠研究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清至民国时期,镇江慈善事业兴盛发达。与传统善举相比,慈善家群体的形成、多样化的慈善组织、多元化的慈善道德、先进的救济运作手段和广泛的经费来源等成为这个时期镇江慈善事业十分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镇江区域文化与镇江精神研究概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镇江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实体和现象,当属于区域文化--"镇江区域文化"."镇江精神"内蕴于"镇江区域文化"之中,是"镇江区域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此,研究"镇江精神"的一条基本思路,就是深入地而不是肤浅地、客观地而不是臆断地对"镇江区域文化"加以探索和研究,力求比较准确地概括出"镇江区域文化"的基本特性,进而提炼出能够体现镇江发展历史而又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镇江精神".论文沿着这样的思路,试对"镇江区域文化"及其内蕴的"镇江精神"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评析镇江和洪江有关王昌龄诗之芙蓉楼在哪里的不同说法,断定王昌龄诗之芙蓉楼在润州。镇江、洪江两市应当摆正两座芙蓉楼的位置,才能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8.
镇江作为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镇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苏南其他各市。现代化理论为镇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9.
HS-SPME/GC-MS/GC-O对镇江香醋特征香气成分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了镇江香醋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以及化合物的保留指数,鉴定了镇江香醋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采用探测频率和探测强度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乙酸、3-甲基丁酸、乙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醇、2,3-丁二酮、二氢-5-戊基-2(3H)-呋喃酮、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糠醛、苯甲醛、三甲基恶唑、2,3-二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16种化合物为镇江香醋的特征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0.
镇江市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恢复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滨带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或生态交错区。 在湖滨带土壤特性、植被组成和当地人文特征等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镇江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恢复的理论基础和总体目标,综合运用地带性、生态适应性、多样性等植物群落学原理和地方文化特点,分别为堤坝下部(水陆交错区)、堤坝坡面、堤坝顶面(公路)进行群落设计,并将堤坝坡面分为生态景观区、人文植物区、抗污染群落区。各分区的设计体现群落的功能、景观和文化内涵,每区分别设计3组具时空变化的复合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