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模型及真机试验结果出发,叙述混流式水轮机一般的水力故障形式,研究了尾水管的水力振动特点及振动随运行工况而变化的情况,介绍了以压力脉动频率及幅值作为特征参量对尾水管进行振动监测及故障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萧红和张爱玲所创造的现代抒情小说和传奇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文体模式,为小说创作的抒情化及通俗化带来了新的形式和新的世界。忧郁感伤的抒情格调与冷静细致的反讽笔法、松散自由的散文体与传统小说的故事性、充满诗意的美学意蕴与繁复艳丽的意象追求,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成为现代小说史上两种个性不同的艺术建构。  相似文献   
3.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张洁步入文坛初期作品的叙述语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其作品叙述语言的特色和规律。指出了张洁叙述语言的秀逸清丽、揭示心灵、对比观照三方面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张洁在作品中所运用的叙述方式和手法。  相似文献   
4.
如果从寓言的角度对贾平凹的《太白山记》系列小说进行新的化解读,可以发现它不仅只是一种以实写虚的意念,而在写实性、表现性、象征性三个层次中寄寓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相似文献   
5.
孟郊和贾岛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苦吟诗人,两人分别在五古和五律方面有着独特的建树,但贾岛的古体诗明显受到了孟郊诗歌的影响。具体来说,贾岛的古体诗只用五言的形式,呈现出奇而硬的风格,有着乐府化的倾向,这三方面都可以看出与孟郊诗歌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晓丹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3):50-51,54
当女性意识到自身异化,并决心与这种异化作抗争时,往往会感到都市男性本位文化的压制.当其在处理自身欲望需求与女性主义理想之间坠入一种两难困境、在最初的抗争中遍体鳞伤后,她们选择了流浪.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了《说文解字》中与饮食有关的一部分字,把它们分为粮食、蔬菜、肉食、酒水4大类。根据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分析了当时社会的饮食文化背景,揭示了社会发展与文字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清嘉录》是清朝嘉、道年间由苏州吴县顾禄撰写的地方岁时记,它从岁时这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江南日益成熟的城市民俗。从大体上讲,城市民俗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完全由城市所独立形成的民俗;二是由由乡村民俗演变而成的城市民俗。在《清嘉录》中,前者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商业、娱乐休闲和服务业、岁时礼俗等方面,后者则更多地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起居中。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赞誉为晚清"重臣名儒"的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一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改造旧式书院、创设各类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构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举动,开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寓言"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本雅明的一个重要思想范畴,它立足于对17世纪德国悲悼剧形式的深刻体察,借助"寓言"这一文体概念提出了与传统"象征"体系相对应的历史观和文学观."寓言"理论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阐释具有重大价值,它更关注个人命运与日常感受,以个人的"体验"取代了整体性的历史"经验",力图发掘出文学作品中碎片式、废墟式的历史景观,从而具备了穿透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的批判力.以"寓言"理论观照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流转型期的重要文本--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次危险的解构之旅,它将为我们重新认识张贤亮及"反思文学"中的异质提供一个崭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