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4篇 |
教育与普及 | 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5篇 |
现状及发展 | 22篇 |
综合类 | 344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色列学者Shoshana Blum-Kulka在1986年写了一篇关于翻译中衔接与连贯转换的文章。文中,她将翻译转换的思想与衔接连贯两种手段结合起来,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新方法。本文试图分析Blum-Kulka此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姚丹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2):105-109
对近十年民族地区家庭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作了梳理和归纳,从民族地区知识性文化建设、思想情感性文化建设、制度性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论假说方法在进化论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锡海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1):66-70
科学研究方法是取得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进化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生物进化论研究成果的取得必需借助假说方法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生物进化论学科性质,研究难度、研究问题的抽象程度及研究问题对其它学科的依赖性几个方面对为什么进化论发展需要借助假说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李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5):115-117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以“京津冀”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词频挖掘和分析软件,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学研究论文的全文进行了主题词语的挖掘、整理和分析,阐述了3门学科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3门学科研究的异同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a philosophical ground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practice of an Oriental systems methodology, the wuli–shili–renli approach (WSR). Drawing insights from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WSR contends that,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design/management, we should investigate and follow wuli, shili, and renli, which constitute a differentiable, dynamic whole. Wuli, shili, and renli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the fate of our projects, meaning different methods are needed to deal with each differentiable aspect.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o deal with wuli, shili, and renli properly, we need to engage in encounters with the "dark side" of Confucianism and with the contemporary tendency of scientism.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翻译研究学者Shoshana Blum-Kulka对于翻译中衔接与连贯的转换这一微妙现象做出了精辟的论述。她基于语言学理论,将“翻译转换”的思想与衔接连贯两种手段结合起来,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新方法。本文试图简要分析Blum-Kulka此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王向远教授的翻译文学研究遵循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原则,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学术空白。他通过具体的研究实践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翻译文学史研究;他系统构建了翻译文学理论体系,为繁荣中国乃至世界的翻译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郝永华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19-24
美国文学艺术家、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了发微见著的洞察力,言语犀利,不乏睿智,但散文化的风格使其缺乏深层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隐含着几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关键词——意义与话语、身体与身份、隐喻与修辞,这些概念和术语有助于对“疾病隐喻”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研究问题进行更加理论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东噶·洛桑赤列教授是享誉国际国内的藏学家,国家级专家,曾担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行政职务,先后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西藏大学文学院教授。在他长期的坎坷人生经历中,由一名农奴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活佛,由一名俄让巴密宗师转变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授,成为著述等身的大师级学者。先后经历过新旧社会的变革,新旧文化的熏陶,他的学术思想在无数磨砺中闪闪发光,他的天资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释放出无穷的能量,他的人品、治学精神,在学术领域永无止境的追求探索的精神和他留下的20多部学术著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章根据1984年冬至1997年2月之阍陆续采访的记录(手稿),主要对东噶·洛桑赤列先生的人生历程、研究成果、学术观点、治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摘编。 相似文献
10.
(上接 2 0 0 4年第 6期 )语言 ,族群和国家语言是识别自我认同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们的认同意识与我们所说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我们所注意到的 ,语言是民族特征的主要标记之一 ,是创造族群意识的一种重要方法。1 8世纪末和 1 9世纪初 ,中欧的几个古老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为工业化社会 ,学校教育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读写能力 ,当时使用曾一度被视作地方语言的人因此获得了经济和政治权力 ,他们开始使用自己的语言 ,以此作为民族特征的焦点。像匈牙利语、芬兰语、拉脱维亚语和波兰语等这样的语言的出现是和这些地区的民族意识的增强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