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信洼陷古近系断裂发育,沉积相和沉积体系频繁变化,有效烃源岩分布广泛,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火成岩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5种类型.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北部陡坡带和南部斜坡带,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部洼陷带、北部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和南部三角洲前缘相带,断层-岩性油气藏分布于断裂带附近,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于鼻状构造带,火山岩油气藏分布于火山发育带.阳信洼陷有利的构造环境———沉积体系、充足的油气源条件、储层物性条件、断层(裂)体系的沟通或侧向遮挡、有效的直接盖层及生储盖的有机配置等优越条件是控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川南地区南荔桐构造为例,阐述了阳新统储层的储集特征和构造特征,总结了该地区的裂缝及油气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套以油气分布规律、地震异常、断层重复带、趋势和差值趋势面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等多方法综合分析预测含气裂缝发育带的方法,首次提出采用拟测井资料的低速异常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预测天然气储量,并用动态分析法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自然流体压裂成藏机理和岩体力学,紧密结合川南阳新统气截基本特征,探讨异常高压形成和转化机理,进而建立定量预测气层异常高压物理一数学镬型.经矿场实际资并验证,气层压力预测值绝对误差一般小于2.0MPa,相对误差一般小于5.0%.  相似文献   
4.
惠民凹陷阳信洼陷火成岩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阳信洼陷火成岩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阳信洼陷火成岩的发育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阳信洼陷火成岩特别发育,火成岩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同时火山活动对盆地演化、油气生成、圈闭形成和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火成岩及其岩浆作用有利于烃源岩的富集,提高了地温场,改变了地球化学场,促进了有机质生烃作用。阳信洼陷火成岩储集空间发育,具有油气充注率高、油气保存条件好的特点,有利于形成与火成岩有关的复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古水文地质学的分析方法,从历史的、岩溶的角度对威远构造阳新统顶部天然气储集空间—缝洞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期进行了探讨。文中运用传统的古水动力恢复方法及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每期的古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再现,得出了本区阳新统顶部缝洞系统的三个有利分布带,其中之一已为若干勘探成果证实。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造环境、烃源岩演化史、储层特征及生储盖配置等方面分析,认为阳信洼陷成熟油气纵向上主要富集于沙四上、沙三层段,沙三段产低熟油,沙一段富集生物气,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中部正向构造带,油气环绕次洼生烃中心呈环带状分布。油源条件、构造特征、火山活动以及生储盖组合与构造的配置等是控制阳信洼陷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区域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指向,油气源条件制约着油气的富集程度,生储盖组合与构造特征的配置,是造成不同构造部位主要储油气层位和油气藏类型差异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钻井、测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基于沉积埋藏史和生烃史研究,结合油气来源,分析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油气成藏过程。结果显示:三合村洼陷存在3种原油类型,油气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油气成藏经历了东营组成藏期、馆陶组成藏期和明化镇组成藏期3期成藏;东营组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原油源于沙四上亚段成熟烃源岩,此时垦西低凸起还未成型,来自渤南洼陷的油气以断裂侧向-不整合型二元输导体系沿斜坡带运移至三合村洼陷沙三段及以下地层中成藏,并在后期由于硫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发生稠化;馆陶组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原油源于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烃源岩,此时垦西低凸起已成型,来自渤南洼陷的油气主要以网毯模式运移至沙三段以上地层中,在后期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而稠化;明化镇组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原油源于沙三段成熟烃源岩,同样以网毯模式运移至三合村洼陷,主要在新近系成藏。  相似文献   
8.
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对勘探高成熟区挖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临南地区的地质特征 ,根据圈闭成因、形态特征将研究区的非构造圈闭分为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 3大类 ,通过对其分布和组合形式的分析 ,认为该地区非构造圈闭类型和发育时代受构造控制 .临南地区的非构造圈闭多数具有近油源、易捕集油气成藏的特点 ,加大对其勘探力度 ,对油田增产上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川南地区阳新统灰岩气藏为典型的裂缝性气藏,只要寻找到了裂缝发育带便获得了天然气气藏。本文从井出发,对已获气或未获气井部位捕获其它地震反射波波场响应,建立含气裂缝系统与地震反射特征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出了运用地震资料预测裂缝的方法,并利用含气裂缝地震异常时差增大值来模拟裂缝圈闭的天然气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6、表1、参2。  相似文献   
10.
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油藏相控储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的稀疏脉冲、基于模型的井约束地震以及地质岩性随机模拟等储层反演方法,在浊积水道砂体勘探中的储层预测效果不理想.利用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结合古地貌分析成果、已开发井区资料,以高精度地震资料为手段对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砂岩进行了储层预测和岩性圈闭评价.结果表明,在单斜构造背景及构造等值线、断层走向线、油水边界线"三线"平行或低角度斜交环境中,渤南洼陷沙三段浊积水道是浊积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在同一水道砂体的不同位置,由于断层封堵性的差异,圈闭及成藏条件存在较大变化,可以形成"切香肠"式的构造岩性圈闭油藏.该类油藏高部位含水并不能说明低部位不含油,因此在该类油藏的勘探过程中还需对断层封闭性进行探讨.通过勘探实践,总结出了浊积水道油藏"定位"、"寻源"、"跟踪"、"比对"的勘探经验,同时证明了相控储层预测技术是高成熟探区精细勘探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