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侵入种刺苍耳在内蒙古和宁夏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刺苍耳(X anth ium sp inosum L.)在呼和浩特和宁夏中卫地区的逸生状况,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和生境特点作了阐述.指出了它的危害性和目前的防治办法,作出它在中国的现状分布图,并推测了其未来扩展分布区.  相似文献   
2.
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粘虫和蚜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蚜虫和粘虫的杀虫活性测定,证明不同提取溶剂所得苍耳提取物杀虫活性差异显著.各作用方式的杀虫结果表明:苍耳各提取物对粘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对蚜虫的活性较低;同时表明,苍耳的氯仿提取物杀虫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东北苍耳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乙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各种提取物。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得到两种单体化合物,经1HNMR鉴定并与文献对照,确定一种为苍耳亭,另一种为β-谷甾醇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4.
灰白毛莓、苍耳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鸡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对灰白毛莓、苍耳植株的不同器官和两者不同器官的配伍制剂的抑菌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灰白毛莓茎对6种供试菌种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范围最广;灰白毛莓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灰白毛莓根的抑菌范围最窄、抑菌作用最小.苍耳茎叶的抑菌范围最广,抑菌作用最强;苍耳子次之;苍耳根的抑菌范围最窄,抑菌作用最小.苍耳根 灰白毛莓茎叶、苍耳茎叶 灰白毛莓根提取液的配伍制剂对6种供试菌种的MBC≤0.25g/mL。  相似文献   
5.
建立合理的经验模型对地面植被生物量进行遥感监测是可行的方法.利用遥感影像获得的植被指数和实地得到的生物量做回归统计分析,得到近似的地面生物量估算模型,这种模型的合理性取决于数据处理的水平和样本数据的大小.任何模型在具体应用时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生物量估算模型更是如此.该文首先说明了回归分析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然后基于大量的实地测量数据,选取了若干种植被指数,分别进行了植被指数与生物量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得到的结果更优.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是,该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这种结果做了进一步说明,指出这种分析的局限性,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条件,希望结果能为比较准确地实施遥感监测和湿地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苍耳粗蛋白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盐析法进行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苍耳叶片和种子粗蛋白的提取及分级分离,测定其对酵母菌生长、ATPase活性和线粒体呼吸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0%和80%饱和度硫酸铵环境中析出的成熟种子粗蛋白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对昆虫活性最高的部位,测试了苍耳不同器官(果实、叶、茎和根)甲醇提取物对几种重要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包括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菜青虫Pieris rapae,桃蚜Myzus per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拒食活性、产卵忌避活性或忌避活性.结果表明,苍耳的主要活性部位为地上部分,尤其是叶和果实,其次是茎,根的活性最低.拒食活性测试中,苍耳叶提取物对菜青虫最强,在所测试的浓度下,处理后24 h的选择性拒食率高达99.07%;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以果实和叶提取物最强,选择性拒食率分别高达82.87%和73.42%.产卵忌避/忌避活性最强的是苍耳叶提取物,处理后24 h对小菜蛾成虫的选择性产卵忌避率达88.57%,对萝卜蚜和桃蚜的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83.01%和62.50%,同时,苍耳果实提取物对小菜蛾、桃蚜和萝卜蚜的产卵忌避/忌避活性明显高于茎和根提取物.基于苍耳叶和果实提取韧对害虫强烈的拒食、产卵忌避或忌避活性,有可能作为植物保护剂配方应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策略中.  相似文献   
8.
王海坤  张蕾  吴娜  苏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6):6825-6833
为挖掘复方中苍耳类药材抗肿瘤的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药物抗肿瘤的分子机制,通过检索《肿瘤方剂大辞典》等资料,筛选治疗肿瘤的含苍耳类药材的复方制剂,基于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用药规律并获取核心药物组。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筛选核心药物组的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检索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肿瘤疾病靶点;二者取交集后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构建核心药物组抗肿瘤的“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基于R语言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AutoDock Vina软件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共筛选出相关复方118首。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综合分析,将苍耳子等10味中药作为核心药物组。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交集靶点144个,筛选出β-谷甾醇等5种核心成分,TP53等5个关键靶点,涉及通路174条,主要包括PI3K-Akt、p53、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提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活性强烈。可见,数据挖掘初步揭示了含苍耳类药材复方抗肿瘤的用药规律,获取了核心药物组;其核心成分β-谷甾醇等可通过作用于TP53等靶点,调控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