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16只绵羊造成800mm~2的长方形皮肤全层缺损创,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和氦氖激光照射组(每组各8只),研究了创伤愈合的过程,创口主动收缩的速度、创面变化的常数、抗张强度及两组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创伤愈合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回缩与停滞期、快速收缩期和缓慢收缩期:自然组和激光组的愈合时间(t)、创口收缩的速率(b)、抗张强度(TS)和常数(k)分别为25.38天、1.03mm/天、3.96kg/cm~2、-0.0783和22.13天、1.11mm/天、5.02kg/cm~2,-0.0686、差异均显著。本研究证实,低功率氦氖激光对绵羊创伤愈合的主要效应是缩短停滞期,延长快速收缩期、增大创面变化的常数 k,增强创口收缩的速率、提高生发层细胞的再生活性、使创伤愈合的过程提前完成,加速愈合组织的上皮化,从而增大抗张强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阻抗参数对转子整流器输出电压和转子电流波形的影响,给出了换流重叠角、换流压降和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龟型分枝杆菌伤口感染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龟型分枝杆菌所致大规模伤口感染的治疗经过和治疗效果.结果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结合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其中26例伤口感染较重者,常规外科换药不能愈合,在B超引导下行病灶清除术.27例龟型分枝杆菌伤口感染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龟型分枝杆菌感染伤口采用全身药物治疗,并结合外科手术局部处理的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成人包皮环扎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3年5月-2013年7月间的60例成人包皮环扎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金因肽治疗,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比较分析。试验组术后伤口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包皮水肿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的结论是在成人的包皮环扎术中使用金因肽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复习伤口收缩及瘢痕收缩的有关文献和通过有关病理标本的观察,指出伤口收缩与瘢痕收缩是两个过程,并认为两者收缩的机制不同。目前伤口收缩机制的假说主要有肌纤维母细胞说,伤口内容物说和肌肉收缩说。通过比较,作者认为肌肉收缩说比较合理。关于瘢痕挛缩机制的学说,目前文献已否定胶原纤维老化收缩学说,只提肌纤维母细胞学说。通过观察有广泛瘢痕病变的标本(如门脉性肝硬化,原发及继发性肾固缩等),未发现有病变器官的主质细胞和血管由于瘢痕组织收缩而导致的萎缩和受压现象。作者认为,这些病变器官及瘢痕缩小的主要机制是由于病灶内主质细胞的丢失,以及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内充血血管不再充血、数量减少,以及其间质水肿液消退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兔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对兔深II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将 1 5只兔随机分成 5组 ,即 3个剂量rh EGF组、rh EGF基质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只兔的背部制成 6个深II度烫伤创面 ,治疗后以烫伤创面面积的变化 ,组织学改变评价愈合效果。结果各组烫伤创面面积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 ,其中以rh EGF高剂量组治疗的创面缩小最为明显。组织学检查可见经rh EGF高剂量组治疗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活跃 ,创面的再上皮化迅速。rh EGF可以加快烫伤创面组织愈合速度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即高剂量组 (50 μg/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褥式缝合会阴体侧剪伤口的操作过程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褥式缝合会阴体侧剪伤口是利用规格为1/210×28圆针及1/28×19角针带2/0的可吸收手术合成缝线,对会阴体侧剪伤口由内至外进行缝合,皮肤表面不露缝线及针孔,切口愈合后达到瘢痕小或无瘢痕的效果,为产后女性造就整体美的一种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是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成果之一。古树名木历经风雨及其他原因衰败甚至死亡。从养护工作中入手,调查研究,实地勘察,基于国内相关研究,提出土壤改良、树洞修补、创伤修复等,恢复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的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9.
Summary Epicuticle is not included as any part of the repair cuticle that closes integumental lesions in crabs receiving multiple injections of molting hormone (20-hydroxyecdysone) before and/or after damage to the integu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deposition of the exclusively lamellate material of repair cuticle is mediated by some epidermal factor(s) rather than by external, humor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10.
The clot’s appearance in different large-bodied insects has been described, but until recently, little was known about any insect clot’s molecular makeup, and few experiments could directly test its func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Drosophila (fruit fly) larvae to identify clotting factors that can then be tested for effects on hemostasis, healing, and immunity. This has revealed unanticipated complexity in the hemostatic mechanisms in these larvae. While the clot’s molecular structure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progress is being made, and the loss of clotting factors has been shown to cause subtle immune defects. The few similarities between coagulation in different insect species and life stage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bout coagulation in inse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