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漫游批量结算折扣原则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国际漫游新的批量结算模式IOT(Inter-Operator Tariff)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还没有行使IOT中应得的折扣权利问题。在引进IOT概念的基础上,从HPMN(Home Public Mobile Network)和VPMN(Visited Public Mobile Network)两个角度将可能出现的折扣类型进行了分类。利用出超、入超的概念把中国移动漫游伙伴分为5类。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不同的分类漫游伙伴及折扣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在国际漫游批量结算折扣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有效及实用的折扣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序经一生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富强 ,在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 ,认为只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全盘移植西方文化 ,中国才能走向现代化。其主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着进步意义 ,应予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在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中,存在着这么一种“反现代化”现象,传统与现代并存,并且作为“反现代化”的传统一度占了支配地位,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则为典型个案,透过洋务运动这一窗口,揭示现代化进程中的“反现代化”实质。  相似文献   
5.
李鸿章在推行洋务运动进行近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引进西方先进的工业企业,到聘用外国专家,创办近代学堂,再到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的近代化举措,在客观上促进了西学东渐,为近代科技在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奠基性的工作,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而且对于我们当下正在推行的科教兴国的战略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刘坤一是晚清时期一个重要的地方官员,也是洋务运动后期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坐镇东南,屹然为中国之重”。1901年,他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更成为晚清新政的基本方针。对于这样一个清末封建统治阶级中学习西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史学界的研究是明显不足的。本文试就刘坤一洋务外交思想的发展过程、洋务外交思想的特征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义和团时期,山东地区存在着多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尖锐,几经反复,清流派因为思想落后于时代,终被时代所淘汰。洋务派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终于占了上风,开始飞黄腾达了。  相似文献   
9.
奕劻在义和团时期,与荣禄、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互相呼应,不赞成杀教民、杀洋人、拆电线、毁铁路、攻使馆,与列强开战,史实证明,奕劻等人比毓贤、李秉衡等清流派高明。  相似文献   
10.
1867年的同文馆之争是洋务派与顽固派就洋务运动进行的一次较为激烈的争论。争论开始于奕诉等人要求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并招收科甲正途出身者入馆学习这一提议。顽固派认为洋务派这一提议有违于传统治国之道,事实上则是担心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会危及自身的政治地位。慈禧太后的态度及其产生的作用则更多地表现为对洋务运动的阻碍。虽然从表面上看争论以洋务派的胜利告终,但是这次争论反映了在晚清政治背景下,洋务派在深入推进洋务运动这一问题上所面临的强大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