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811篇
自然研究   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清明上河园为例,在"认知—情感"形象模型的指导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和景区服务人员的访谈为分析样本,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1)游客对清明上河园的感知形象整体比较好;2)景区在旅游商品和服务人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3)性别、学历及月收入等社会统计学特征对游客的感知形象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明上河园游客行为及经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公园必须有鲜明的主题,清明上河园突出宋文化,1998年开园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清明上河园的经营现状,为了该园更好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地了解了清明上河园的游客行为,在详细分析游客行为的基础上,对该园的经营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峡江地区“击鼓焚山”的民俗活动是远古时代尚巫之风的残存,其目的是为烧龙祈雨以禳除旱灾;而“烧畬下种”则是自远古“刀耕火种”传承下来的一门农耕技术,但由于“占卜伺雨”的仪式亦使它带上了一些巫风色彩。二者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结构及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实地问卷调查资料,通过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结构及其行为特征分析,指出其主体客源为省内大中城市居民,游客年轻化的趋势较明显且以中低收入者为主,旅游活动是以基本层次的旅游观光居优;该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使近80%游客的美感体验得到满足、且游客感应最深的是清新空气、山地气候及森林植被等,相对较差的是宗教文化;此外,四成多的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不满意.针对上述结果,就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开拓客流市场、促销定位、促使其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提出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绿僵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绿僵菌的研究概况,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强高毒力菌株的选育、减少外界因素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和减少菌株的抗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调查了大量样方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栎林的种类组成和地理成分,阐述了栎林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长城岭南山东北坡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太行山长城岭南山东北坡的植被分布及其特征。结果表明,从山麓至山顶,由于气候条件随海拨的逐渐升高而产生了明显的垂直变化,从而导致了植被分布的垂直变化。从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等四个植被型、并因人为干扰落叶阔叶林正向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8.
Xu Zhiyun 《科技信息》2008,(30):245-245
The symbols in Hawthorne’s masterpiece The Scarlet Letter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finiteness and multi-sense. Each character brings out a different side of the forest,however the forest also brings out a different side in each character.The forest reflects multi-dimension. The image of "woods" or "forest" in The Scarlet Letter manifests Horthorne's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ing of the human nature. The forest may stand for individual freedom,innocence,truth,danger and evil as well.  相似文献   
9.
张振孝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1):296-296,F0003
以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为例,阐述了林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文化建设在林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汾市历年来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森林资源调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