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欣赏的本体性质是音乐美学领域中重要很难回答的问题。音乐欣赏通过听觉来审美,在创造过程中,完成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结合与统一。从音乐材料,结构环节和功能作用三方面断定,材料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结合是约定的感性材料与理性材料的结合、音乐欣赏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广泛的联系,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2.
直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能方和方式,是深层思维的一种形式,直觉感受因人而异。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仅从直觉在艺术中的作用展开说明。直觉能引发灵感,直觉在对艺术形式的把握、艺术欣赏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润质量分析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环节。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确立应评价利润质量的主要指标,及各项定量评价指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内容解释和指标的应用说明,结合定性分析为投资者正确评价利润质量,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潘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8):125-129
《声无哀乐论》体现了嵇康独特的音乐欣赏思想。其主要观点有:音乐欣赏的本质在于人获得“和声”的音乐美感;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欣赏主、客体互动统一的两个心理层次;音乐欣赏的功能在于以“无声之乐”标识自由人格及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湘西题材创作的审美意蕴,不仅表现这一人生理想上外化的生活、自为的性爱使这一形式获得了定性,而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和生存危机的现实的感叹揉进这一人生形式中,更使作品获得了更耐人寻味的审美效果,达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歌唱审美活动中,歌曲创作、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是其审美实践的三大环节。这里将歌曲创作称为歌唱审美活动的一度创作,歌曲演唱成为二度创作,歌曲欣赏称为三度创作。  相似文献   
7.
科学审美与科技传播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科学界和人文学者对科学审美的不同认识和视角,认为对一般个体的科学审美意识的研讨有功于聚焦科学人文的视线。为此,本文进一步论述了大众科学审美意识的获得与科技传播的关系,进而说明科学美育与科技传播二者的互动关系。文章指出,科学美育将对科技的良性传播起刮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对其鉴赏,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这其中包括: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认识中国历史的兴替发展及其规律,从古典文学体现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受到熏陶,从古代文化典籍对大自然的描写中激发出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长物志》囊括了晚明士大夫房清居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地总结了艺术欣赏思想,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审美趣味.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怡情悦性,艺术欣赏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完成人格修养的塑造.欣赏者想要欣赏艺术的美,就要有外在的“物境”和内在的“心境”的条件.艺术欣赏还需一定的能力,欣赏者要具有“真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羊群效应的经典理论及模型,并通过引入欠发达市场中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资产增值幻觉,从投资者不完全理性的角度,解释了羊群效应多发的原因,以说明欠发达市场与发达市场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