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细痣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脾,肠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细痣疣螈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第6,8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无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该种与其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活于云南省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瘰疣螈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大理地区繁殖期一般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窝卵数为96.43±6.14枚,孵化期20~23 d,人工孵化率80.5~92%;自然孵化率72.2~80.9%;对不同日龄幼螈的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外鳃萎缩期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贵州疣螈捕食和反捕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云贵高原特有种贵州疣螈(Ty lototritonkweichowensis)的捕食行为和反捕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记录了贵州疣螈常见的捕食行为和反捕行为。贵州疣螈的捕食行为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的捕食方式,捕食过程中嗅觉起了主要作用,捕食动作迅猛而准确;幼体时期存在相互残食现象。反捕行为基本上是一种防御行为,利用其自身良好的保护色和逃逸作为反捕手段,在其被捕捉后,又利用嘴、尾等攻击敌人,同时还利用体表分泌的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粘液来作为御敌手段。  相似文献   
4.
贵州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脾脏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贵州疣螈的核型,结果表明: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124,第6、7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是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已知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  相似文献   
5.
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研究了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基本组织形态和纤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大体解剖为一对有弹性的中空薄壁囊状结构,内表面呈蜂窝状;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囊状肺分为气管、隔膜和肺泡的多级结构,与高等动物肺脏的基本结构相似,但肺泡数量少,表明其呼吸功能较弱.对纤维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成体大凉疣螈肺脏的气管和肺泡壁拥有较为丰富的胶原纤维.该文首次对大凉疣螈做了肺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为更深入了解疣螈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2009年8月对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县疣螈(Tylototriton wenx-ianensis)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生境和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文县疣螈的分布呈"斑块化"和"破碎化"的特点,只在农茶、石屋冲、东冲和包家河4地发现有文县疣螈,平均种群密度为0.180只/m2,农茶最高(0.368只/m2),包家河只有零星分布.对海拔高度、水深、流速、基底类型、植被盖度、干扰距离等生境因子的选择具有较显著差异,较适合的生境为海拔高度1 100~1 400m区间,水深0.3~0.8m,沙石底质,流速小于0.5m/s,植被盖度60~80%的水潭或小溪.主要食饵为节肢动物,占73.0%,其次为环节动物,占23.5%,另有少量软体动物,捕食与生境选择存在一定关系.在分析了保护区影响文县疣螈生境主要因素的同时,提出了保护文县疣螈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采自大理点苍山的红瘰疣螈为材料,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红瘰疣螈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有核,呈椭圆形、梨形,平均含量为1.48×105个/mm3。白细胞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17×105个/mm3。白细胞中按细胞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其顺序依次为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生活习性、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贵州5种蝾螈几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非五谱带型 ,各种的LDH亚基构成和迁移率均有所不同。依据 5个种的LDH同工酶的种属差异 ,对它们的系统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