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分阐述了天佛指山松茸资源的自然属性、可保护属性和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基础及条件,指出这些是天佛指山松茸资源可持续发展雄厚的软、硬件基础,而争取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力度和条件,加快科学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形成现代化的松茸资源监控管理体系和松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将强有力地促进天佛指山乃至整个长白山区松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用栎金钱菌、茶树菇、云芝、松茸和灵芝等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SOD、脂褐素、脾指数和脑指数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800 mg/(kg·d)的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78.87%, 肝脂褐素含量减少21.56%,脾指数增加33.33%,脑指数增加21.43%. 这说明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蘑(Tricholom a gam bosum (Fr.) Gill)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珍贵野生食用菌.通过对其菌丝体营养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证实:1) 该菌在供试的C源中以麦芽汁利用最好;2) N 源的利用以(NH4 )2 HPO4 效果最佳,而且该菌种也能够利用有机态的N(即蛋白胨);3) 就供试的培养基来看,MMN 为最适培养基;4) 黄蘑菌丝体对pH 值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但更喜欢偏碱性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蒙古口蘑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蒙古口蘑所形成的蘑菇圈上,不同环(带)中的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分布有明显差异,好气性细菌和芽孢型细菌在枯草环中显增加,分别高于绿草环、圈内、圈心及圈外,细菌生长代谢与口蘑菌丝体生长及其子实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真菌、放线菌及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与枯草环中最低,特别是在菌丝旺盛生长的6 ̄11cm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松茸多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松茸多糖中单糖成分,将松茸多糖水解产物进行甲基化反应,以气相色谱仪检测多糖水解产物.结果确定松茸多糖水解产物中的5种单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单糖摩尔比为1∶1.8∶326.5∶52.53∶28.83,可能含有D-阿拉伯糖.为深入研究松茸多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草原蘑菇圈土壤生物化学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蒙古口蘑丝生长对草原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蘑菇圈枯草环和绿草环中的土壤转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有明显下降,土壤呼吸作用强度仍在有菌丝生长的枯草环中较高,不同环带中的土壤生物化学活性差异显著,从垂直分布上看,表层土壤的生物化学活性高于下层土壤,蘑菇圈各环带内的土壤养分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存在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和液体试管培养方法,对洛巴口蘑突变株分泌的胞外物质进行抗灰绿青霉、产黄青霉、黑曲霉的测定.结果显示:洛巴口蘑突变菌株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而原始菌株不具此活性,抗真菌物质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体鲜质量为指标从培养温度、起始pH值、摇床转速等方面对金福菇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金福菇液体培养适宜的条件为pH值6.0~7.0、培养温度30~32℃、摇床转速160~180 r/min以及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100mL.  相似文献   
9.
蒙古口蘑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蒙古口蘑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因素很多,重点探讨了酶浓度、酶解时间、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和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菌龄为5 d,2.5% 溶壁酶处理4 h,酶解温度25℃,0.6 mol·L-1KCl为渗透压稳定剂,MB为再生培养基,再生率为8.4×10-4左右.  相似文献   
10.
蒙古口蘑与双孢蘑菇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为出发菌株,研究了酶浓度、酶解时间、菌龄和渗透压稳定剂、再生培养基等对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口蘑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培养5 d的菌丝体用2.5%(w/w)的溶壁酶酶解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KCl,MB为再生培养基,制备率为7.53×1010个/L,再生率为8.4×10-4;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培养5 d的菌丝体用2%(w/w)的溶壁酶酶解3 h,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 KCl,PQA为再生培养基,制备率为6.96×1010个/L,再生率为7.4×10-4.对两种菌原生质体的释放过程进行形态观察,均为顶端释放.采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蒙古口蘑和双孢蘑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研究,蒙古口蘑原生质体采用热灭活,65℃处理30 min,灭活率达100%,双孢蘑菇采用紫外灭活,在15 W紫外灯下,距离30 cm,处理20 min,灭活率达100%,两菌株按1∶1混合,以30%PEMG(6 000)为促融剂,融合10 min,融合率为5.6×10-5.经遗传稳定性检验,融合菌株的遗传稳定率为80%,从菌落特征、菌丝形态、菌丝生长量、酯酶、游离全蛋白、乳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方面对融合子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具有双亲性状的融合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