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歌德的《浮士德》是“一种生活的发现艺术”。通过阅读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浮士德”形象还是“浮士德精神”,其最终的指向都是人的心灵世界,是人类追求和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浮士德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次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孔子对天命鬼神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决定了儒学的非宗教性,而他重视现实、关注人生、突出祭祀、慎重追远等特点使儒学具有了浓郁的人文意识,也使儒学为中国人的生活及思维方式确立了基调。了解孔子天命观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特点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家张宇以男性的视角完成了对女性史的书写,《疼痛与抚摸》对女性承受的苦难的描写和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揭示不遗余力,为我们研究和考察中国女性史提供了珍贵的范本。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有机氯农药的跨界面迁移与归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三级逸度模型方法,建立了有机氯农药在北京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的稳态非平衡模型.对六六六(HCHs)各异构体的计算浓度与实测浓度进行了验证,两者残差大部分小于0.7个对数单位,仅气相和鱼相浓度接近或略超过1个对数单位.计算结果表明,在持续用药期间,HCHs的主要来源是农业施用(134t/,a)和气平流输入(623t/a),约占总输入量的92%;最主要的界面迁移通量依次为:气-土沉降(80t/a,68.6%)、土-水迁移(16t/a,13.8%)和土-气扩散(11t/a,9.6%)等;而土壤中的降解(133t/a,79.7%)和气平流输出(600t/a,17.6%)则是HCHs从研究区域消失的最主要途径;土壤中HCHs储量(245t)占总储量(253t)的97%,而气、水和沉积相中仅占0.32%、0.52%和1.9%.作为人类主要食物也是最直接暴露途径的农作物和鱼体内,分别含有HCHs 360kg和13kg,生物相储量占总储量的0.6%左右。  相似文献   
6.
华元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3):119-121
吕不韦、刘安分属不同的朝代,却有着十分相似的悲剧命运,究其原因,他们的悲剧在于他们与君主的政治主张、生活作风不同。  相似文献   
7.
邵艺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106-107
言语反讽、命运反讽、文体反讽、情节反讽、情境反讽等这些反讽表征下面,隐匿着新历史主义小说家对历史和生命的态度和探索,体现了对文本和历史的解构和重释,彰显了在浩瀚文学中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8.
度越传统看法:王充思想并非董仲舒思想的对立面,两者都围绕天人之际的核心话题而展开,只是思维进路、理则、方法有异.董仲舒从负面讲天人感应论,王充从正面讲符瑞是应说.符瑞是对人世的奖励,黄龙是瑞应汉的土德,是颂汉的标志物,国之存亡兴衰必有瑞应妖祥出现.天依据有善行者受以帝王之命,并据其善恶之行决定兴衰存亡.人性的上善下恶是不能移易的,可移易的只是中人.性有正、随、遭三性,命亦有正命、随命、遭命之分.天具有二重性,既是自然之天,又是能施气、生物之天.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王充从去虚存实出发,倡导耳目的感知、心意的思知、待问的学知.  相似文献   
9.
章家瑞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位导演,《红河》、《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等影片,不仅奠定了他在导演界的地位,更让影视界耳目一新。章家瑞电影尽管投资低,但却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欧元春 《科技信息》2011,(21):I0208-I0210
1953年,阿瑟·米勒将一桩发生于17世纪的荒谬捉巫案创作成了回应麦卡锡主义的剧本《严峻的考验》。在此剧本中,米勒试图超越罪恶本身的探讨而来观察罪恶带来的结果。在道德的伪装下,人们趁机发泄自己的嫉妒和敌意,向同胞肆意报复。在此背景之下,米勒通过剧本召唤理想的道德良心,以此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米勒将此研究集中在人物塑造上,用一种悲剧性的但高尚表达手法,呼唤和赞美个人的道德良心。本文通过分析人物的塑造,揭示此剧的道德主题和米勒对于个人良心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