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受神秘的巫文化影响,桂林傩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盛极一时,但近年来逐渐趋于衰退。通过实地考察张家村傩舞,可以发现桂林傩舞艺术面临着缺乏继承人、观赏性不足、舞蹈造型和手势表达失传、道具不精、基层教育不重视、表演人员经济困难等生存困境。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傩舞表演的继承人和道具制作的传承人,强化对傩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提炼傩舞的特色内涵,促进桂林傩舞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虎纹伯劳(Laniuzs tigrinus Drapiez)为次生林中较常见的鸟类,是森林益鸟,在长白山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00~800米的山地次生林中,关于它的繁殖习性,国内曾有过零星报导(刘焕金等1983,傅桐生等1984),我们于1985~1988年3~7月在长白山区的松花湖自然保护区、天岗林场、左家自然保护区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二道,共获得六个巢的资  相似文献   
3.
庄点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1):122-124
周代是我国乐舞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西周的雅乐,东周的俗乐。西周一整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到了东周“礼崩乐坏”已成大势。西周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文章认为从美学的角度讲,东周才是中国历史上乐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西周只是一个过渡期。对于我国来说东周也才是真正意义上舞蹈艺术的开端。东周的乐舞艺术审美价值远远高于西周。  相似文献   
4.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兵器上的虎图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  相似文献   
5.
歌舞大曲作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集中代表了盛唐音乐的巅峰,而《霓裳羽衣曲》则是唐代音乐文化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探讨了《霓裳羽衣曲》的来历、风格与结构及唐代音乐鼎盛之因。  相似文献   
6.
经比较分析,唐宋时期的柘枝舞和朝鲜高丽时期的莲花台舞蹈两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关系甚密,从一个侧面可以窥见中韩两国化上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疆木卡姆与体育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木卡姆韵是东方音乐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体育舞蹈为发展新疆木卡姆音乐和弘扬新疆的传统民族文化提供了舞台和新的发展视野角度,使得木卡姆音乐更加赋有时代的气息同时也为体育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资料法、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探究竹竿舞对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效果和作用,发现竹竿舞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理素质和集体观念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域水动力对老虎石海滩养护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老虎石海滩的海滩养护工程包含三段滩肩补砂和两个吹填的水下沙坝式潜堤.采用软件Mike 21建立老虎石2维潮流和波浪数学模型.根据2011年水文波浪实测资料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计算效率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计算的潮位和潮流过程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精度较高.重点研究了海滩养护对其近岸区域潮流和波浪的影响,得到沙坝坝身处是流速、波高变化最大的位置,受动力作用影响最大.吹填沙坝因波浪增高掀沙、潮流挟沙输运,可为其后方的海滩提供沙源补充.近岸区域潮流动力较弱,波浪变化较小,采用人工补砂和水下沙坝式潜堤双重整治的海滩养护工程对海滩上人工养护泥沙的保存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0.
龙狮选项课具有充实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和促进龙狮运动发展的现实意义.从国家政策、龙狮运动良好的社会和高校氛固等方面,分析在地方院校中开设龙狮选项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