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物浸出中容易产生铁矾而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速度。文中就这一问题,围绕与Fe^3 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Fe^3 离子的氧化作用,又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在驯化适应低酸条件下浸矿细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酸性介质pH值、铁浓度、细菌氧化活性、氧化还原电位Ek值之间的关系,能使铁产生的沉淀降到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在升流式填料塔中,通过接种排硫硫杆菌形成稳定生物膜.在pH值和温度分别控制在 7. 0±0. 1和 30±2℃条件下,进水质量浓度分别为 85. 76, 177. 83, 269. 55和 394. 26mg/L时,改变硫化物容积负荷 (VLR)和溶解氧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和分析硫化物容积负荷与溶解氧共同作用下硫化物的去除规律、硫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单质硫的生成率,并对建立的模拟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升流式生物填料塔内废水中的硫化物去除率能达到9500以上;应用模拟方程,对于不同的进水浓度,都能找到一个最佳的运行工况.在硫化物去除率和单质硫的生成率达到最佳时,保持反应器的最大容积负荷和最小的溶解氧.  相似文献   
3.
利用Fe3 作为元素硫的电子受体,由铁生长的T.f硫化氢-三价铁氧化还原酶纯化至电泳匀质状态,对主要浸矿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T.f-dx)中的硫氧化酶关键酶进行分离与纯化.用质谱仪测定硫氧化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072.06(精确度为土0.01%);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硫氧化酶由2个相同的亚基组成.在硫氧化过程中硫氧化酶绝对依赖于还原型谷胱苷肽(GSH),该酶的等电点和最适pH值分别为4.6和6.5.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硫化镍矿浸矿体系中的细菌群落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矿体系中的菌群结构及其演替规律与浸出率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硫化镍矿浸矿体系中的这种关系以提高浸出率,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对体系的细菌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硫化镍矿浸矿体系中,菌群组成菌属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并在浸矿体系中具有明显的演替现象,浸矿体系中的菌株演替和浸出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经过21d的浸出,硫化镍矿的浸出率达到70%,探索浸矿体系中细菌的种群结构及其演替与浸出率的关系,对优化浸出体系菌群组成,提高浸出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淋滤实验,分析了不同淋滤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简记PERI)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和Ni的浸出取决于硫粉和硫酸浓度,经过14d的淋滤实验,加硫粉处理后Cu、Pb、Zn、Cr和N...  相似文献   
6.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生物湿法冶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At.f菌分离与鉴定技术和基因组研究的深入,At.f菌的研究已进入蛋白质组水平.本文较详细地归纳总结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蛋白质组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中分离到一个分子量为4.5×10~6Md 的质粒 pTf—52,用 Pst Ⅰ、BglⅡ、Kpn Ⅰ酶切此质粒,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作出了 pTf—52的限制图谱;并将 pTf—52插入到 pBR325的 Pst Ⅰ位点,体外重组,转化 E.coli HB101,构建成一个能够在 E.coli 中进行复制的嵌合质柱 pSDF—1(Tc~rCm~rAp~s),分子量为8.2×10~6Md。经限制性酶切分析,确证 pSDF—1是由 pBR325和 pTf—52重组成的,并确定了这两种质粒在 pSDF—1中的连接方向。  相似文献   
8.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保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种适用于中短期保藏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保藏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保藏方法中,采用单蒸水悬浮细菌(pH-6.8),在4℃保藏效果最佳,与传统的传代保藏效果接近;以稀硫酸(pH=2.0),悬浮在4℃、浓缩静置和浓缩菌液用石蜡油密封在4℃保藏的效果次之;而用9K基本盐溶液(pH=2.0),悬浮在4℃的保藏效果最差;采用不同保藏方法处理后,该菌的生长迟滞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而营养缺乏、pH值为7左右、无氧、低盐浓度的环境有利于菌种的保藏。  相似文献   
9.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采用滴滤塔生物膜法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过程中氧化亚铁硫杆菌最佳生长条件,通过比较和一系列实验,确定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最优的生长测定方法比浊法的测定条件和具体步骤.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比浊法测定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数量,进而反映其生长情况和菌液活性是一个快速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株黄铜矿专属浸出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白银硫化矿区矿坑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浸矿的细菌(命名为BY),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短杆状,菌体的直径×长度为(0.45±0.05)μm×(1.5±0.4)μm,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2.0,化能自养型,能利用亚铁、单质硫和低浓度的葡萄糖生长,不能利用硫代硫酸钠、蛋白胨生长。研究结果表明:BY菌株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A.f菌)WJ13位于系统发育树同一个分支中,相似度为99.66%,与标准A.f菌株ATCC23270的相似度为99.93%;编码区的核酸序列与报道序列(登记序列号DQ166839-DQ166841)仅差1个碱基,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于30℃浸出27 d后,含菌株的摇瓶的Cu^2+的质量浓度即达到60 mg/L,而无菌浸出时Cu^2+的质量浓度仅为10 mg/L,表明该菌株具有应用于黄铜矿浸出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