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8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水泡、煮沸、硝化、干法四种方式对市售绞股兰茶做了处理,用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了其中的常量元素,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
以邛崃山脉4个茶叶产区3个品种为材料,取春稍1芽2叶制成蒸青样和炒青样进行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邛崃山脉茶叶受地质大环境控制的生化成份变化幅度小,由西北至东南是呈线性关系.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由西北至东南是呈线性递增关系;而氨基酸和CAF由西北自东南是呈线性递减关系.线性方程的常数作为茶叶生化成份的标准值具有科学性,既可作为制定茶叶标准的依据,也可作为邛崃山脉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化指标.地质背景、生态环境、品种和制作工艺都会影响茶叶的生化成份,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背景下,近两年来,大理学院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普洱茶文化赏析》通识选修课,积极适应教育发展改革新形势;将课堂教学、实训、大学生创业指导"三合一",创新教改模式,不仅使学生学到通识教育知识,还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实训能力,在教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吃碗茶》的男主人公——美籍华人王宾来——形成了自我矛盾的个性,他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所面对的问题。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尴尬与痛苦,他终于走出自我,很好地适应并融入了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天然产物提取的经典实验,该实验目前国内高校大多采用文献进行实验教学,但该文献中关于咖啡因提取液炒干时的状态,加入生石灰中和丹宁酸的量及升华时沙浴的温度等方面不准确,从而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出现升华产物色泽不好、咖啡因晶体颗粒短小、甚至无升华产物等现象。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研究,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茶多酚制备(工艺)过程中抗氧化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中添加无机抗氧化剂能明显抑制茶多酚氧化,其抗氧化效应序列MST>MSO_4>Na_2S_2O_3>KI。MST对人体无害且价廉,它的应用为茶多酚商品化开发提供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7.
信阳绿茶茶多酚含量及浸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优质信阳毛尖和次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质毛尖和次等茶叶的TP含量分别为21.96%-23.52%和17.98%-19.26%。冲泡水温度和冲泡时间对TP浸出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张爱玲一直以她的独特风格为人称道。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弗洛伊德"印记,对弗氏精神分析的接受和运用,使张爱玲的创作倾向非理性、内省,倾向心理分析,有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味道。从《金锁记》到《茉莉香片》再到《心经,》在张爱玲的笔下,亲情为力比多所消解,被欲望操控的人们,父母不像父母,儿女不像儿女。  相似文献   
9.
泰山小津口发挥城郊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发女儿茶园特色旅游,把打造城郊休闲旅游景点与发展特色农业、"一村一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解决农民增收的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将有力推进泰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郊特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消臭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儿茶素消除三甲胺、硫化氢、吲哚气味的机理,实验显示,消臭效果L-EGCG>L-EGC>L-ECG>L-EC(单位重量),随时间的延长消臭率逐渐升高,消臭后儿茶素吸光值降低和纸上层析新斑点出现,认为茶素存在化学消臭,没食子酰基可能增强消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