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点群4/mmm的对称性给出了应力作用下的钛酸铋的弹性吉布斯自由能的表达式,并导出了自发应变,介电性质和压电性质。  相似文献   
2.
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中,把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提出了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三项准则,即:“还原”、“比较”、“分析”。易教授在贯彻这三项原则时也难免有疏漏之处:一、把襄阳、赤壁之战说成曹刘之战不能成立;二、曹操一封信促成孙刘联盟的提法不妥;三、《白衣渡江》引用了《吕蒙传》上有两条错误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前驱体溶液pH值对溶胶凝胶制备钛酸铋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钛酸铋薄膜,讨论了前驱体溶液的酸碱度(pH值)对薄膜结构和结晶性的影响.pH<2和pH>35的前驱体溶液所制备的薄膜在晶化过程中出现Bi2Ti2O7和Bi2Ti4O11杂相.pH=25~35的前驱体溶液制备的薄膜是钙钛矿Bi4Ti3O12结构的取向薄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Solgel法制备Bi4Ti3O12薄膜的工艺过程,研究了BiTi溶胶在Si基片上的匀胶规律;用TGDTA和TEM技术研究了BiTi干凝胶的形态,并成功地在Pt/Ti/Si基片上制备了c轴取向的Bi4Ti3O12薄膜.  相似文献   
5.
气固相同晶取代法Ti—ZSM—5沸石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EABr作为模板剂合成的ZSM-5沸石为母体,采用固相同晶取代法制得Ti-ZSM-5沸石。苯酚与稀双氧水的羟基化反应结果表明,Ti-ZSM-5沸石具有显著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属蒸气真空弧(MEVVA)离子源技术对强流Ti离子束注入到纯铜表面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材料表面层的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强流Ti离子注入纯铜后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有提高,相对于纯铜基体,5×1017 cm-2注量注入可以使材料表面硬度提高2.3倍,使表面摩擦因数下降14%.注入层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离子注入后,在纯铜表面注入层中析出了合金相,合金相的析出是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被王焕镳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又被罗检秋称为“墨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继承吸取了20世纪以前墨学研究的成果,基本恢复了《墨子》文本的真实面目,为墨学思想的研究和现代价值的挖掘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促进五四时期墨学科学价值的被发现和平民学说、逻辑价值的确立,以至引来20世纪30至60年代墨学研究的全面丰收,最终促成墨学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光子晶体用PS/Ti(OBu)4复合乳胶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乳液聚合形成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子在苯/无水乙醇/钛酸丁酯的混合液中溶胀,使钛酸丁酯在溶胀吸附过程中进入乳胶粒内部,以构制复合乳胶粒子,并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复合乳胶粒子的组成、形貌、热稳定性和热转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苯/无水乙醇/钛酸丁酯混合介质中,聚苯乙烯乳胶粒并不溶解,但可以溶胀,并吸入钛酸丁酯,经水解后,形成聚苯乙烯/二氧化钛乳胶粒,二氧化钛最高含量可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9.
Si含量和基片温度对Ti-Si-N纳米复合薄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多靶磁控反应溅射方法沉积了Ti-Si-N系纳米复合薄膜。采用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S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显微硬度仪分析Ti-Si-N系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以及基片温度对薄膜微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中的Si以非晶Si3N4形式抑制TiN晶粒的生长,使之形成纳米晶甚至非晶;薄膜硬度在a(Si)=4.14%时达到最大值(36GPa),继续增加Si的含量,薄膜硬度逐渐降低。基片温度的提高减弱了Si3N4对TiN晶粒长大的抑制作用,因而高的沉积温度使薄膜呈现出硬度峰值略低和硬度降幅减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Bi含量对SrBi_4Ti_4O_(15)铁电材料性能的影响@朱骏$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毛翔宇$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卢网平$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惠荣$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陆文峰$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陈小兵$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