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试验设计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建群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不同轮割制度对割草场产量、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一年割2次的利用方式在短期内生物量收获较大,但这种状态较难持续;完全围封不利用也不利于草场恢复;一年割1次的适度刈割制度在当地较为合理,但是连年刈割会导致草场营养贫瘠,植物补偿现象减弱.越高频刈割对大针茅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影响越严重,产量明显减少,重要值下降,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则相反;随刈割频度的增高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上升,丛生禾草下降,二者明显互补.刈割对土壤和植物的N素质量分数影响最明显,连续刈割3年的土壤有效N质量分数较对照区降低18.62%,且达到显著水平,有效p,K质量分数也分别下降8.79%和1.93%.  相似文献   
3.
对冰草和根茎冰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在颖和外稃被毛的性状上存在4种类型,是一多态现象。此外,冰草的某些个体在花序的性状上还具有反映祖先征状的畸形现象。同时还分析了根茎冰草某些个体在花序性状上的变异,认为这与根茎冰草的无性繁育系统密切相关。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植物在花序长、花序宽、芒长和小穗长等性状上的变异与其生境密切相关,是一种生态梯度变异。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1981-1990年间我国东北地区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小针茅(Stipa klemenzii)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5种针茅的分布数据和相应的物种分布区气候数据,以及2041-2050年的气候预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针茅分布关于气候因子的随机预测模型.在ArGIS9.3界面下,应用Matlab进行程序设计与运行,获得了2041-2050年间5种针茅的最适分布区、次适分布区和可适分布区的预测图.进一步从5种针茅的3种适应分布区域预测图的动态分析表明:除短花针茅外,它们的分布区域都有向北漂移现象,且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都向东北方向漂移;克氏针茅和小针茅既有向东北方向,也有向西北方向漂移;而短花针茅的最适应分布区域、次适应分布区域和可适应分布区域比较稳定,仍在原分布区内.同时大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的最适分布区、次适分布区和可适应分布区域预测图之间都有很多重叠部分,这也反映了这两种针茅具有相近或相似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5.
天然针茅草地生物产量及营养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针茅草地是形成我国中温型草原亚带的重要群体。4年定位研究表明,牧草生物产量与降水、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受到欧亚大气环流和西风环流指数的制约。牧草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含量呈“双峰”型的季节动态,是由于降水影响牧草生长发育节律所致。针茅草地均属NC营养型,适宜发展皮、肉、乳兼用家畜。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就不同物候期的羊草和大针茅植株残体和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分解酶活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是:植株残体分解初期,蛋白酶和转化酶活性强度表现为返青期>结实期>果后营养期;羊草植株残体的蛋白酶、转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大针茅;从设置条件来看,各酶活性强度均为埋置>地表。但随植株残体的进一步被分解,上述结果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纤维素酶活性除分解头一年(1988年)返青期略高于结实期外,此后各年均为果后营养期>结实期>返青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分解酶活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年度间的优势交替现象,即酶活性在一年中,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冬季最低;在各年度间,转化酶最先出现优势峰朗,蛋白酶随后出现,纤维素酶的峰期继之其后,可见牧草各物候期植株残体和调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分解酶活性强度与牧草植株体和凋落物所能提供的酶促底物量,植株及其凋落物被分解的难易程度和所处环境条件紧密关联,同时亦反映其分解过程中各自的酶促特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地理种群克氏针茅种子对渗透胁迫的响应,并以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活力指数为指标采用模糊隶属法对为种群克氏针茅种子的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的克氏针茅种子均存在萌发高峰期;50 g/L低浓度PEG-6000的渗透胁迫使克氏针茅萌发的整齐性提高;来源于典型草原东部相对湿润生境的巴彦乌拉克氏针茅种子比典型草原中部和西部相对干旱生境的锡林浩特西与新浩特克氏针茅种子对渗透胁迫更敏感;3个种群克氏针茅种子的耐旱能力依次为新浩特种子〉锡林浩特西种子〉巴彦乌拉种子;不同种群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耐旱能力与生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94-1996年,我们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境内的大针茅草原的土壤动物优势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进行了研究:1)大针茅草原中土壤鞘翅目昆虫的组金电总科(Scarabaeoidae)、步甲科(Carabidae)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