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环境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香格里拉大气本底站的站址地理分布特征,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的基本气象要素特征,通过轨迹-聚类方法分析了影响该站的气流来源.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对于探讨南亚地区的大气成分远距离输送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境影响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伊隆迈多金属矿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的南段东部斑岩成矿带中。以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开展物探工作获得了以下成果:60线长剖面的重力测量在2 780~4 500区间获得了明显的相对低重力异常,推断该区间深部存在隐伏中-酸性岩体;激电中梯扫面工作在测区东西两侧各获得一个北北西向展布的高极化率条带,推断这两个条带与玄武岩和黄铁矿化凝灰岩有关;利用放射性伽马总量测量对平面上石英二长斑岩脉的走向延伸情况进行了推测;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该区深部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推测,根据高密度电法工作成果推断,石英二长斑岩在埋深30m范围内产状陡倾略偏南西,闪长玢岩前期侵入灰岩地层并形成较陡的接触面,石英二长斑岩在后期侵位于闪长玢岩与灰岩的接触面。  相似文献   
3.
李超民  王国芝  崔璀 《科技信息》2011,(29):I0382-I0382,I0215
研究区地处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中生代羌塘-三江构造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香格里拉地区于晚古生代已形成碳酸盐台地和深水盆地并存的古地理格局,三叠纪中-晚期处于拉张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依据相序特征和相变关系,识别出甭哥附近的哈工组地层晚三叠世时沉积环境是浅海陆棚,桑那水库附近的哈工组地层晚三叠世时沉积环境是半深海。  相似文献   
4.
垂直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的客观规律。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垂直分异研究,有助于揭示垂直分异规律,还能为当地农业发展、林业保护利用以及水土保持等提供一定服务。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高程分级数据定量分析了香格里拉县土地利用规律,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十分明显,形成了耕地—城镇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林地—耕地—草地、林地—草地—耕地的牧—林、林地—灌丛—草地等多种利用模式;(2)同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垂直变化,如城镇建设用地随着海拔的增高在每级所占的面积比例逐渐减少;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从海拔最低处到最高处的变化大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等。造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地形垂直高差大引起气候垂直分异和民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垂直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沈高峰  柏文峰 《江西科学》2012,30(3):338-342
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地处青藏高原南部延伸段,海拔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但当地民居并未对太阳辐射能进行充分利用,使得其室内热环境并不理想。通过对其建筑建造方式和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和合理的改造设计,加强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改善其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保护加权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国家公园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合理的功能区划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其多目标科学管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级别为主权重值,权衡农业、社区、交通、人口等因子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的影响,利用权重空间叠置法进行空间分析,划分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①采用基于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权重的空间叠置法对国家公园进行功能分区,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重要性的同时权衡了公园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和需求,达到了保护和发展兼顾的目的;②根据分区结果,普达措国家公园划分为2个主要的功能分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占总面积的53.35%,一般控制区占46.65%;核心区内重要生态系统占比高,分布集中,得到了有效保护,分区结果较为合理;③普达措的功能分区结果既能保护亚高山重要的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也增强了功能分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弥补云南省香格里拉伊隆迈勘查区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的空白,系统总结了该区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并结合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数据及各类投点图,分析探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火山岩SiO_2含量为41.91%~47.75%,σ=0.005~27.94,m/f=0.3~1.73,为富铁质-铁质超基性-基性岩,Al_2O_3含量(13.03%~21.54%)较高,全碱ALK=0.13%~5.48%;岩石Rb、Sr、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Zr、Ta等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Ti显著富集;火山岩主量、微量元素以及地球化学指标的差异性表明该区存在多期次的火山喷发;火山岩的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为85.86×10~(-6)~137.58×10~(-6),稀土元素配分图为平滑的右倾曲线,LREE/HREE为3.16~7.16,(La/Yb)_N为3.27~9.66,表现为轻稀土中等富集以及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