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题表述的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源自于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集体记忆和民族传统意识。母题中蕴涵的民族文化积淀决定了作品的文化倾向和人物的文化身份。希伯来文化一直是索尔贝娄的创作母题,它决定了贝娄的写作风格、语言表达、人物呈现和主题展开。对希伯来文化的认同使贝娄摆脱了边缘人的困境,成为一个超越种族和文化限制的人类作家。  相似文献   
2.
索尔·贝娄小说的异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代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于2005年4月5日去世,享年90岁。作为一名犹太裔作家,贝娄深知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尽管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有明显的犹太背景特征,而他更多的是描写犹太民族在异族文化中的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体现出强烈的局外感、边缘感及非我的异化感,从而具有西方世界某些包含普遍意义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犹太作家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的又一位杰出作家。探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赫索格》中的主人公-赫索格摆脱异化的心路历程,意在启迪生活在赫索格式痛苦中的现代人要学会接受生活,热爱生活,并全身心地融入到有意义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4.
《雨王汉德逊》是索尔.贝娄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力作。通过分析男主人公汉德逊踏上精神之旅的动机以及其途中特殊的经历和体验说明其精神之旅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当代文坛上最伟大的美籍犹太裔小说家,贝娄是不折不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那些在现实面前找不到立足点的人,他们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晃来晃去,无法找寻自我归宿,被称之为“挂起来的人”,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对爱的信仰,对“永恒”的追求。贝娄的作品通过主人公对“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三个对人的追问的问题的思考与追问,体现对身份的困惑,完成对永恒的终极意义的寻找。  相似文献   
6.
英雄精神是各时代作者创作的情感意蕴要素。索尔.贝娄的早期作品《雨王汉德森》通过汉德森的非洲寻找精神家园之旅,突出地展现了贝娄的英雄情结。贝娄始终关注人的异化——即人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迷失自我身份的问题。汉德森由贪图享乐的"猪"向充满勇气的"狮"的转变,寄托了贝娄对英雄精神回归的期望,他期待每个人都转变为有意识的斗士,由利己变为利他。  相似文献   
7.
利用Hopf-Cole变换,将一维非线性Burgers方程转化为线性扩散方程,再基于第二类Saul’yev型非对称格式、Crank-Nicolson格式和扩散方程的半隐格式对此扩散方程进行差分离散,建立解Burgers方程的新的并行算法,并讨论了方法的稳定性,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且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多为知识分子,而且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当代社会中的没落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秉持自己的知识分子传统,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重建大众文化冲击下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他们因为缺乏精神操守从而使自己的使命无法顺利完成,他们是典型的贝娄型知识分子。从贝娄反复写作知识分子的动机和角度分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贝恩和肯尼斯,揭示出贝娄型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徘徊以及贝娄自己的创作活动都体现了潜伏在意识里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9.
《赫索格》中占全书大半的书信记录是全书的焦点所在,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上百封"没有地址"的、普通的、怪异的信,不仅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贝娄式写作风格",而且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作品中信在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表达人物思想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索尔·贝娄的小说《洪堡的礼物》选择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犹太裔美国文学家洪堡和查理,这两个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说反映了两代艺术家的不同生活及命运,也给读者展现出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