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莫纳可林K是红曲霉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研究了4种培养基质对红曲霉M1莫纳可林K产量的影响,并利用RT-qPCR的方法,对莫纳可林K相关基因簇mRNA水平的差异表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荞麦培养基中莫纳可林K的产量最高(8.49mg/L),其次为糙米(莫纳可林K产量7.12mg/L)、燕麦(莫纳可林K产量4.77mg/L)、大米(莫纳可林K产量2.11mg/L)。荞麦培养基利于红曲霉莫纳可林K产生。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发现,除MKB与MKC基因外,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均与莫纳可林K产量呈正相关;不同培养基通过刺激红曲霉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其次级代谢产物产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透射电镜法对松材线虫的细胞自噬现象进行鉴认,并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毒力及不同发育期松材线虫的自噬基因BxAtg1和BxAtg8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饥饿诱导下不同毒力松材线虫存在细胞自噬现象,不同毒力松材线虫饥饿诱导12、24、36 h时,自噬基因BxAtg1表达量递减且趋势一致,而自噬基因BxAtg8在饥饿24 h时的强毒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量最高,在饥饿36 h时弱毒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量显著升高; 与繁殖性松材线虫体相比,自噬基因BxAtg1和BxAtg8在扩散型3龄(J)和扩散型4龄幼虫(J)中的表达量均增加,推测自噬活性的调节机制可能与松材线虫的毒力相关,与松材线虫发育转型阶段的形态特征联系,暗示自噬可帮助松材线虫发育转型,从而提高松材线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PuZFP 103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部位、激素处理与胁迫应答中的表达特性,为揭示PuZFP 103在大青杨生长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uZFP 103基因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植物络合素合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基因ThPCS1的镉胁迫应答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刚毛柽柳ThPCS1基因进行克隆;通过BioEdit、MEGA 5.0等软件对ThPCS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齐墩果酸对衰老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作用,采用MTT法确定齐墩果酸最适药物浓度,氧化应激创建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衰老模型,RT-qPCR、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转录情况和蛋白翻译情况,采用INSR抑制剂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INSR、IRS1、IRS2、IGF1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翻译水平显著下降(P<0.05);IGFBP3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P<0.05),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均未检测到此基因表达;与衰老组相比,齐墩果酸组明显逆转此现象(P<0.05);齐墩果酸能明显抑制衰老组细胞的凋亡(P<0.05),INSR抑制剂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齐墩果酸组(P<0.05).综上可知,齐墩果酸通过调控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延缓Leydig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