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30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防爆型煤气浓度监测传感器及AD0832等,实现煤气化生产各环节中煤气渗漏的实时监测、采集、处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RS-485标准的供电系统微机监控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PC机和单片机连接RS-485总线的接口硬件电路,以及软件协议和通信软件。该技术可应用于供电系统微机监控,监控系统中主控机(PC机)通过RS-485总线网络联结从机(单片机),从机联结相应的传感器和继电器,从而实现供电系统的远程检测监控。  相似文献   
3.
根据煤矿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适用于煤矿巷道多参数采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多种传感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井下环境及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采用RS-485通讯协议及硬件模块化,实现了传感器的灵活添加与监测计算机软件稳定性的增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利用电话网络以及串行总线的自动售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香烟的网络化销售和全自动管理。  相似文献   
5.
探讨多路温度巡检仪与上位PC机的RS-485通讯,以满足工业温度采集和测量的要求,以计算机和温度巡检仪协同工作的方式,实现了对各测点温度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方式具有与系统组网方便,传输数据准确、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工业生产对温度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机械量变化特点,研制了基于RS-232/485串行总线结构的机械量测试虚拟仪器,实现对多种机械量的自动测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软硬件设计以及实现方法。系统对其它虚拟仪器的研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工业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应用FPG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阐述系统总体结构,由时钟脉冲传输测试确定了外围接口。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检测的起点以实现位同步,采用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支持高速时钟恢复和数据帧同步,并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了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20Mb/s传输速率下实现了串行编码数据流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为现场原始数据监测提供了高效的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Visual C++的串行通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Visual C++环境下实现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介绍串口编程控件MSComm的属性,并分别给出上位机和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的实例程序。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终端用户电量计量采用机械和电子结合的电度表计量方法,进行了多用户分布式单片机多机通信、以及分布式多机与PC机通信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机械电子表作为记电器,结合了机械表保持永久记忆和电子表具有可编程的特点,利用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终端对用户电量进行智能计量和储存、通过485系统总线将一定数量的用户终端组成一个多用户多机通信系统,采用多机通信系统的一台机作为主机经RS232与PC机通信.PC机作为电能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系统实现了购电、用电控制、远程抄表的功能,弥补了人工抄表浪费人力、工作繁琐、容易出错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以Visual Basic6.0的MSComm控件为开发工具,使用自定义的通讯协议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基于RS-485总线的串口通信系统的设计。给出了RS-485串行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自定义通信协议、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通信程序的部分源代码,并通过具体应用证明了本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