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拟黑多刺蚁对H22荷瘤鼠抑制肿瘤生长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采用对比实验法,探讨拟黑多刺蚁对H22荷瘤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拟黑多刺蚁具有抑制H22肿瘤细胞的作用,并增强荷瘤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温度下长期养殖双齿多刺蚁,观察其存活率和活动状况,测定了不同温度对其SOD,POD,CAT活力的影响,并进行了保护酶活性和存活率的相关分析.实验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其存活率明显低于10-40℃测定值.在40-45℃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急速下降;在-5-10℃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降低而下降.保护酶活性和存活率密切相关.10℃以下的低温和40℃以上的高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其适宜温区为10-40℃,最适温度为20-30℃.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福建厦门鸡屿上的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vicinaRoger)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分布,旨在为确定鼎突多刺蚁对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鹭类的影响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在岛上鹭类与鸢的主要栖息地都有这种蚁营巢.其集群的种群数量从冬季到夏季逐渐扩大,早秋开始后下降.在集群中,大部分个体集中于蚁巢中心部位.在岛屿的不同坡面和植被类型中,蚁巢密度差异较大.其对生境的选择与鹭类相似.因此,可以认为,鼎突多刺蚁与岛上的鹭类与鸢的主要营巢区密切相关.建议对岛上的蚁巢密度加以控制以保持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鹭类的种群平衡.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对雄激素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的雄蚁与工蚁脑部的表达与分布进行了检测研究.检测结果显示,雄激素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雄蚁与工蚁的蕈形体冠部、柄部、根部以及中央复合体均有分布,并推测该雄激素受体类似物可能对蚂蚁的学习记忆以及求偶进攻等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拟黑多刺蚁脑部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Mallory染色方法,对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脑部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拟黑多刺蚁脑由前、中、后脑三部分组成:前脑中具有较大的蕈形体,说明它可能具有比较发达的学习和记忆的能力;中脑中具有较大的嗅觉神经纤维球,表明拟黑多刺蚁具有发育良好的嗅觉系统.和其它膜翅目昆虫相比,拟黑多刺蚁前脑中的视叶较小.因此推测,视叶在其觅食、学习、记忆及其他行为中的作用不及中脑嗅叶.后脑在整个脑部占据的面积很小,它在蚂蚁脑部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蚁后卵巢中和雄蚁精巢中pvERR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vERR mRNA在卵子发生过程中滤泡细胞的胞质和生长期、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有表达.在变形期的精细胞胞质和成熟精子头部有很强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不同品级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脑部雌激素相关受体pvERR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vERRmRNA在不同品级的蕈形体、附叶、视叶、中脑、食道下神经节和球状细胞中都有表达.蚁后蕈形体和球状细胞中pvERRmRNA的阳性表达最为明显;工蚁中脑pvERR mRNA的阳性反应强度明显高于蚁后和雄蚁;pvERR mRNA在雄蚁视叶中有较强的表达.pvERR mRNA在不同品级的拟黑多刺蚁脑部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它们各自在蚁群中的功能和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潜油电机是一个立式悬挂电机,为承受转子的重量,使电机转子在固定的位置工作,电机上部有一个止推轴承。其工作原理是:止推轴承动静块组成一对摩擦副,在运转过程中,润滑油能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稳定的压力油膜,有效地隔离金属之间的相互接触及干摩擦,以承受转子的轴向力。止推轴承下部有一个碟形弹簧,它支撑着止推轴承,可以卸载转子的轴向载荷,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使止推轴承在高速运转中可以保持平衡和稳定。止推轴承对电机的工作性能(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稳定性等)和使用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蚂蚁的食性与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蚂蚁的食性与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蚂蚁的食性很广,属杂食性昆虫.但在不同季节,黑蚂蚁对各种食物的喜好程度稍有不同.黑蚂蚁在冬季以糖类和水果类食物最多,在春季则以糖类和动物性食物最多.黑蚂蚁的食物组成与生活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种类有一定的相关性.黑蚂蚁出巢摄食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冬季,黑蚂蚁每天摄食的高峰时间为上午10点以后到下午4点以前;春季,黑蚂蚁每天出巢摄食一般有两个高峰时间,即上午8~10时和下午4~7时.  相似文献   
10.
探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牡蛎(Ostreagigastnunb)提取物(蚁蛎提取物)抗疲劳的作用。选取正常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蚁蛎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30 d,每天1次,观察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UREA)、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cide dismutase,SOD)活性,研究蚁蛎提取物抗疲劳作用。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蚁蛎提取物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蚁蛎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小鼠血清UREA浓度显著降低(P<0.05);蚁蛎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MDA含量和GSH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DA含量有下降的趋势,GSH活性有随着蚁蛎提取物浓度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蚁蛎提取物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的SOD活性(P<0.05)。蚁蛎提取物具有一定抗疲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