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药用植物广藿香的品种分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栽培在广东省3个地区的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的形态特征,药材特性和采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得出的蛋白质电泳图谱,把广东省栽培的广藿香分为3个栽培品种(cultivas),即(1)石牌广藿香(P.cablin (Blanco)Benth.cv.shipaiensis),(2)高要广藿香(P.cablin (Blanco)Benth.cv.gaoyaoensis),(3)湛江广藿香(P.cablin(Blanco) Benth.cv.zhanjiangensis)。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广藿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研究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用相对保留值和相对峰面积2个参数以及指纹图谱八强峰和指纹图谱分区2种方法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的指纹图谱既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一定差异性.相似性表现为:指纹图谱各区出峰稳定,峰数一致,有5个共有峰在12个样品中均进入指纹图谱八强峰,参考峰均为指纹图谱八强峰中的最强峰.差异性则表现为:各区特征峰的峰形、相对峰面积值亦有不同,19和20号峰是湛江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而14和17号峰却为石牌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指纹图谱分区比较与指纹图谱八强峰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广藿香商品药材按产地分为“石牌广藿香”(枝香)、“高要广藿香”(肇香)、“海南广藿香”(包括湛江广藿香)三大类.因历史渊源与产区的生态环境、种植条件、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等的不同,不同产地广藿香的性状和品质有所不同.三个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在植株的长势、叶形、叶色上有一定的差异;茎、叶的内部结构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外部和内部特征,能够鉴别和确认不同产地广藿香.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和挥发油的分布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组成类似其它植物的根,但纤细的根中有发达的木质部,其他部分相对较弱。印证了广藿香纤细根来支撑相对庞大地上部分的原因;韧皮部以外部分所含挥发油滴极少,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中含许多小油滴,挥发油主要分布于木薄壁细胞中。因此,在评价和选育广藿香的优良品种时,可以把根内木质部的粗细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湛江市遂溪县产藿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9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53%,主要成分有广霍香醇(24.88%)、δ-愈创木烯(16.05%)、α-广藿香烯(7.61%)、α-愈创木烯(7.36%)、丁香烯(3.63%)、β-广藿香烯(3.38%)、β-榄香烯(1.5%)和γ-丁香烯(1.0%).  相似文献   
6.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黄芪甘草和广藿香中的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4∶1)消化黄芪、甘草和广藿香,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甘草和广藿香中的铅.在选定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 ng/mL~20 ng/mL检出限为0.113 ng/mL,回收率为98.2%~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0.2%.  相似文献   
7.
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广藿香叶的发育及发育过程中挥发油分布部位的变化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藿香叶的发育可划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结构形成3个阶段,在叶的原分生组织中,未见有挥发油滴;在初生分生组织和叶初生结构形成早期,叶表皮上着生大量腺毛(其中盾状腺毛比较多),此时腺毛是挥发油的主要分布部位;叶的初生结构形成后,叶肉组织、尤其是栅栏组织成了挥发油的主要分布部位.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及制备HPLC对长苞刺蕊草Pogostemon chinensis进行化学分离,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长苞刺蕊草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木栓酮(friedelin,Ⅱ)、广霍香酮(pogostone,Ⅲ),并且它们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配合萃取中药广霍香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TC)为配合剂,用超临界CO2配合萃取法降低中药广霍香中的重金属含量,并用正交试验法对萃取压力、温度、配合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Cu,Pb和Zn的萃取存在最佳争件,即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70℃,配合剂用量(质量分数)为15.79%;在此条件下Cu,Pb和Zn的去除率分别为55.2%,59.2%和53.3%.该法为降低中药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