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 8 %烟赤净对烟草赤星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8%烟赤净水剂 80 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 77.12 % ,防效最高 ;4 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平均防效为 6 5 .81% ;农用链霉素 2 0 0万单位的平均防效为5 5 .4 1% ,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2.
测定不同配比的氟氰菊酯与丙硫磷复配制剂(简称氯丙制剂)对褐棘蛾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触杀毒力、共毒系数和增效配比,加工成不同比例的氯丙复合乳油,对两种供试昆虫进行了防治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间1:7的比例配制的氯丙复剂增效明显,成本较低,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CL-l残留农药测定仪,对通辽市科尔沁区春季上市蔬菜进行定性速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春季上市的蔬菜,阳性率为18.0%.科尔沁区4个蔬菜销售市场,阳性率为18.2%,其中黄瓜、茄子、豆角、芹菜农药残留阳性率相对其它蔬菜较高.蔬菜基地成菜为167%,芹菜等叶菜类的叶片农药残留量显著本区的蔬菜相对区外的低些并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文献[1]中农药残留函数模型的检验方法,从而完善了文献[1]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甲醛毒性及其常用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甲醛的来源及其毒性,以及常用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药精确喷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农药精确对靶喷雾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并集成了农药精确喷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实现农药精确喷雾提供智能决策。在对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ID3算法对农药喷洒进行归纳,构建了PPSIDSS喷雾决策树。  相似文献   
7.
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花叶病在 4月上旬严重发生 ,于 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在选用的几种药剂中 ,病毒必克防治效果最好 ,为 5 5 .6 5 % ;其次是菌克毒克的防效为 5 0 .8% ;金叶宝的防效为 36 .1% ,植病灵的防效最差 ,仅为 0 .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分散农户家庭的农药施用为视角,以河南省为案例,分析了施药者农药施用的主要行为,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影响农药施用行为的施药者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受教育年限对施药者农药施用行为影响显著,性别、家庭年收入和种植面积等其他特征对不同的农药施用阶段的施药者行为影响显著性各不相同。本文的研究显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增加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投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生产者素质,改善施药者的经济与社会特征在河南等农业大省已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谢钦铭  梁广文  曾玲 《江西科学》2006,24(3):235-237
就15种果园常用农药的田间使用浓度对卵跳小蜂成蜂的毒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植物质杀虫剂印楝素、微生物杀虫剂高效B t.对卵跳小蜂的触杀毒性较小;菊酯类杀虫剂、抑太保、杀虫双和三氯杀螨醇对卵跳小蜂的触杀毒性均较高;卵跳小蜂对有机磷杀虫剂如辛硫磷、敌敌畏及氧乐果等非常敏感,但对敌百虫有较强的耐受性。因此在综合防治中避免使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应合理选择使用一些生物源杀虫剂以减少对卵跳小蜂的杀伤。  相似文献   
10.
铜对聚生角毛藻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14)C示踪法结合细胞计数法研究铜对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的致毒效应。分析了铜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藻类对铜的吸收规律及其生长过程不同形态铜相对含量的变化。由此确定促进或抑制藻类生长的铜浓度和藻类对铜吸收的动力学方程式;讨论了铜对藻类产生毒性作用的主要形态以及EDTA、腐殖酸和水合氧化铁等环境化学因子对致毒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