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曹魏政权建立以后,其东宫官制因仍东汉又多有变化.具体而言,东宫官僚的最高领导机关处于变动中,太子二傅与太子詹事对于东宫职官的分辖、轮替,正表明曹魏东宫官制处于从汉制向晋制过渡阶段.太子率更令似乎开始失去对侍从职官的统属、管理实权,专门侧重于宫门禁卫之事.侍从类职官地位上升,具有从旧统属关系中独立的倾向,几乎所有此类职官均由士族子弟出任,从而使东宫侍从官有清显化的倾向.这些改革成为晋制的先导.因而,曹魏东宫官制居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的官员任命是采取逐级任命制的任命方式,这种方式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缺点,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缺点越来越明显。文章认为中国的官员任命应当采取隔级任命制的方式,加大中央对地方的领导,解决中央与地方的行政脱节,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人物志》的撰写与"都官考课"的制定,是刘卲一生的两大创造。"都官考课"的制定,是以理想中的汉代察举制度为蓝本的;而《人物志》所反映出的却是一种带有名士趣味的观人法则。两者旨趣的背反,与汉魏之际急剧变动的时代风气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官员微博虽有“自媒体”的特性,但其传播本质上还是大众传播,要恪守大众传播的传播规范和传播伦理.官员微博对政务有间接影响,但没有政府正式认可或授权,其传播行为并不是行政行为,它不是政务微博,应当更多地从“虚”的或者“软”的角度来看它对政务的作用.因为官员身份和拥有政府资源,官员微博吸引了大批公众,从内容、风格、功能上,体现了公共性,不宜将它视为官员修身自娱的工具,应将其打造为“公共话语空间”,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代福建大员巡台奏折》(上)是一部关于清朝时期台湾地方海境剿匪、械斗、番界纷争、请旨官员调补事宜及农事生活的文献,其价值不可估量。但其存在不少文字、标点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校对,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