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种确定转瓶中昆虫细胞摄氧率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确定转瓶中昆虫细胞摄氧率(OUR)的简便方法。不同溶氧水平的转瓶实验表明:在考虑了小型培养装置中溶氧解吸过程的这种方法不仅能正确反映细胞OUR的变化状况,而且能借助OUR迅速判断培养细胞所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针对发酵阶段难以在线辨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摄氧率的需氧型发酵过程阶段辨识方法.利用在线可测的摄氧率对处于特定发酵阶段的比生长率进行预估,再利用比生长率的预估值进行发酵阶段的在线辨识.由于摄氧率极易在线获得,所以这种辨识方法非常容易实现.针对诺西肽发酵过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发酵阶段的在线辨识,阶段辨识结果与过程知识相一致.这不仅可以增进对当前生产状况的了解,而且可以指导适时地实施各种控制策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将生物过程尾气分析质谱仪及相应的Biostar处理软件成功应用于乳酸发酵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发酵条件下菌体生理代谢参数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进行多参数相关分析,阐明了发酵过程中杂质组成的合成代谢过程;利用尾气分析质谱仪进行微耗氧发酵过程供氧水平的精确控制,当菌体的摄氧率控制在0.70mmol/(L.h)时,凝结芽孢杆菌乳酸的最佳合成速率能达到2.78g/(L.h);同时在以玉米淀粉水解糖液为基质的乳酸发酵过程中,通过对菌体生理代谢参数变化与残糖的消耗和副产物生成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根据生理参数的变化进行发酵过程终点快速判定方法,实现了L-乳酸发酵产量和质量的在线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发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改变搅拌转速及温度对氧吸收率(OUR)、二氧化碳释放率(CER)、溶解氧(DO)等在线参数的影响,通过对OUR(CER)与DO的相关性分析,可了解在发酵过程中影响氧平衡的限制性因素。当DO与OUR的趋势具有相反性,表明限制因素为细胞水平的菌体代谢问题,若DO与OUR的趋势具有同一性,限制笥因素为工程水平的氧传递因素,表明溶氧处于临界氧以下。  相似文献   
5.
以开机率表征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行为调节特性,对上海某办公建筑做了制冷制热共1年的数据调研.数据统计发现制热期间最大开机率仅为60%左右,制热能耗随开机率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统计区间样本数据能耗极差最大值为0.4左右.制冷能耗随开机率增大呈先缓后陡的指数变化增大趋势,对应极差最大值为0.55左右.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Parzen窗法进一步分析了能耗随开机率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系统在制热期间发生有效行为调节的概率为0.54,制冷期间发生有效行为调节的概率为0.44.  相似文献   
6.
几种交联剂对PVA固定化活性污泥的活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优化选择聚乙烯醇(PVA)固定化方法中的交联剂,运用氧吸收速率作为评价指标,对聚乙烯醇(PVA)固定化方法中不同交联剂对固定化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3种不同交联剂,即饱和硼酸 1?Cl2、50%NaNO3 1?Cl2、饱和硼酸 NaH2PO4,制得PVA固定化污泥。通过测量不同营养液中固定化污泥的氧吸收速率,比较了3种固定化颗粒中自养菌和异养菌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活化之后,各类固定化污泥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在3种颗粒中,采用饱和硼酸 NaH2PO4作为交联剂制得的固定化颗粒,其自养菌和异养菌的生物活性最高;该法为利用PVA载体固定化活性污泥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