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安化长公主和亲南诏,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的混乱,长期以来对于安化长公主和亲一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唐、五代和宋朝史料,辨明真伪,对安化长公主南诏和亲的事迹作了考证,对其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西南边疆稳定方面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大理祥云的水目山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大理历史上是佛教胜地。学界时大理佛教的传播有诸多说法,本文从水 目山的部分古碑刻记载进行考释,提出了佛教于中唐传入大理,早先传入的是汉地密宗等论点。  相似文献   
3.
吐蕃和南诏是唐朝初期建立于王朝西部和西南部的两个地方民族政权,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通过接触、结盟和对抗等和与战的方式发展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系经济上促进了双方经贸和贡赐的发展,政治上加强了南诏对吐蕃政治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文化上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民族关系上推动了滇西北地区各民族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亲"政策是古代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实施羁縻的重要内容。唐朝建立后在处理复杂的特定民族关系时广泛运用"和亲"的安边政策,但对地处南方的南诏政权仅"和过一次亲"而且最终以失败告终。分析和亲政策失败的原因,并对和亲政策予以评价,以丰富学界对唐朝与南诏关系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朝时期在西南地区兴起的南诏国,受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和民族状况的影响,其法律制度表现出独特的地域和时代特征,社会规范作用相对较大的刑事法律制度更集中体现了这些特征。南诏的刑事法律制度既有封建制度法律制度的特征,又带有奴隶制度法律制度的色彩,还有民族习惯的掺杂,与南诏社会实际结合紧密。南诏刑事法律制度是中华法系刑事实践中别具一格的部分,对于解决多民族、发展不平衡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诏大理国的藏书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诏时期的"赠书习诗……传周公之礼节,习孔子之诗书";大理国时期的广求汉文典籍,促进了大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诏大理文化",同时作为大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理古代藏书文化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诏郑回的政治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回被俘流寓南诏,积极传播中原儒学于南诏王廷,勤勉辅助异牟寻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极力促成南诏国重新归化唐朝,竭力推动南诏与中原汉地的沟通交流,为中原汉族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友好及南诏的社会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期非常独特的一类佛教造像,其研究存在起步晚,过分倚重于一些期刊、图书、图片等文献及有限的实物资料,轻视基础资料的全面收集和整理,研究方法过于单一且缺乏创新与突破的问题。运用考古学、民族学、美术史学、文献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协同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跨学科、跨区域的宏观性、整合性研究,不仅是解决该项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走出困境并有所突破的有效途径,亦是对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在理念、方法上的思考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南诏德化碑》碑文排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南诏德化碑》的碑文现存及清代文献和拓片所记录的排列情况,遵照碑文书写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则和特殊处理,对碑文原来的排列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经过复原的碑面正文为四十六行。而碑阴职官题名按照新发现的材料佐证,为四十二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佛教传入南诏社会初期的状况分析入手,阐释了佛教在洱海地区的传播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图说明南诏王室在中后期经历了宗教信仰转变的过程。佛教在南诏的广泛传播则是这一转变过程的结果,南诏王室崇信佛教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阶级统治利益的根本需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