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聚氯乙烯-丁腈橡胶复合弹性体电缆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油型聚氯乙烯绝缘料、护套料为基料,以丁腈橡胶-26为改性料,分别将改性料以不同的混合比例混入基料中,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压制出经过改性的电缆料试样,并对其进行电气绝缘性能与机械物理性能测试.经过正交对比试验,提出了适用于弹性体电缆料的合理配方及工艺,并对该弹性体在其它领域内的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单轴拉伸时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应力 -应变行为 .采用 Gregory提出的储能函数形式 ,描述了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应力 -应变行为 .结果表明 ,根据该形式所得的理论曲线在整个实验所及的应变范围内均能与实验曲线很好地符合 .另外 ,还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镁补强丁腈橡胶的应力松弛及应力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Rh-Ru双金属催化剂的NBR加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铑-钌(Rh-Ru)双金属催化剂对丁腈胶 (NBR)进行均相溶液加氢动力学研究。分别考察了该催化剂体系的加氢活性、加氢速率和选择性。经加氢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对NBR加氢的较佳工艺条件为 :氢气压力1.4MPa;温度145℃ ,反应时间 4~5h ,使NBR加氢度≥98%。此外还求得各因素的反应级数,并得到该催化剂的NBR加氢动力学方程:-d[CC]/dt=k[CC]1.70 p1.17[Rh-Ru]1.30 ,反应温度115~145℃时的加氢反应活化能为13.17kJ/mol。  相似文献   
4.
利用均匀设计,结合DSC量热分析结果,寻找出NBR与PP机械共混合成热塑性弹性体的最佳条件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扫描电镜分析NBR与PP的相容性,证实了上述结果·工业试验样品测试表明其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并具有较好的耐老化和耐油性能,其主要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丁腈纺织胶轮的配方设计扣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用丁腈橡胶(NBR)作增容剂研究了PVC和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发现NBR的增容效果良好,采用动态硫化的加工方法效果更佳。借助于DSC和扫描电镜(SEM)对体系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体现了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交联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芳纶短纤维对丁腈橡胶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经粘合处理的芳纶短纤维对丁腈橡胶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通过对芳纶、尼龙及腈纶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发现芳纶纤维在开炼机上混炼过程中,出现纤维劈裂和原纤化,既增大了纤维的表面积,又使主纤维通过原纤维相互缠结.结果表明:纤维与基体拔脱力的增加,是芳纶短纤维增强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溶胀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丁二烯、丙烯腈、含羧基单体和共聚型防老剂为原料,制备了新型高性能羧基丁腈橡胶.研究了引发体系和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TEM观察了不同加料方式对于胶乳粒径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硫酸盐类引发体系、较高的温度使聚合反应速率增大;通过适时加料方式能得到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大的胶乳;制备的丁腈橡胶与LZSH N-32和Lanxess 3445相比,在燃油B、4050润滑油、1#、3#标准油中体积变化率及机械性能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9.
选用一种能够在水中分散良好的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采用乳液共沉法制备了NBR/NR/OMMT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制得了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OMMT用量为8份时,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89MPa和9.59MPa,与NBR/NR并用胶相比分别提高了84.5%和134%。当OMMT含量为8份时,老化后的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丁腈橡胶被短碳纤维增强后拉伸模量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在采用Halpin-Tsai方程对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进行预测时,纤维增强作用的度量系数取值的局限性,并对值进行了修正.修正后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